儿子用自己看待“文学”的标准 , 对《粮食 , 粮食》给予了如是评价 。 且不说是否妥当 , 却让我在阅读中留意到这部书人文关怀的光辉 , 躲藏在书页间星星般烁烁闪亮 。
我还注意到 , “科技之光”一章中 , 写普普通通的农家女“飞手”郭永肖时 , 作者专程来到滑县 , 根据她的时间做了深入采访 , 而且不惜笔墨 , 与水稻界的“太阳”袁隆平先生 , 河南著名小麦专家许为钢、郑天存、茹振钢等农业科学家不按座次 , 给予了同等的关注和尊重 。 书写他们的辛苦执着 , 讲述他们的无私奉献 , 赞颂他们的崇高精神 , 字里行间饱含深情 , 如同谈起自家亲人一样熟悉亲切 , 满怀热爱 。 钦敬之心、赞美之情 , 加上几多疼惜怜爱 , 暖心动容 。
父亲说 , 报告文学能写得有趣耐读 , 真是高手 。 他经常在餐桌上提起书中那些准确活泼的小标题:小麦不小、麦哥麦姐、米弟米妹、芝麻绿豆的事、土豆这等“薯辈”……
父亲认为 , 这些小标题 , 像家常小菜一样 , 清爽中透出些俏皮 , 把为粮食作传的大宴席点缀得既清新 , 又动人 。
父亲分析道 , 这部书几乎每个章节都引用厚重的中华文化元素来铺垫 , 上溯到《诗经》《史记》《左传》 , 从粮食的起源到现代的科技之光 , 从历史发展到民间习俗 , 涉猎古今中外 , 四十余万言的叙述中 , 随处是历史文化的亮点 。
父亲还着重对他的外孙提到“彼黍离离”一节中关于豫北乡村元宵节“端灯盏儿”“偷灯盏儿”的风俗 , 把知识性与趣味性巧妙融合的同时还对后辈有所教益 , 感受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丰衣足食的祈愿和种子落地生金的梦想 。
祖孙俩讨论的兴致很高 , 父亲又拿出当年讲台上挥洒自如的风采:“你看这一节 , 写到奶制品 , 由醍醐灌顶的来由入题 , 从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圣行品》到药典《唐本草》《本草衍义》 , 从《魏书·西域传》中记载的化妆品到元朝时蒙古人的‘行厨八珍’之首 , 再到《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制作军粮 , 直到《马克思印度史编年稿》中再次提到元朝的奶粉功不可没 , 真是横贯古今 , 信手拈来 , 如行云流水 。 ”
我真是佩服父亲的记忆力 , 他信口畅谈 , 将书中的知识与文化、生活与历史、趣味与文学 , 如在春风中踏马而行 , 一口气跑出了好远却还未尽畅游之乐 。
再次捧起这部沉甸甸的《粮食 , 粮食》 , 金灿灿的封面上“炸”起金色的麦芒 , 像灼人的太阳放射着万道光芒 。 粮食!粮食!仿佛有种来自远古的呼唤 , 让这个饱满的词语跳出书页 , 直击心扉 。
一本书 , 一粒种子 , 不仅为我们一家三代提供了一个颇有趣味的话题 , 还带着我们在粮食的现实与历史间流连忘返 , 体会五味杂陈的记忆与或温润或冷峻的情怀 。 我想 , 能与老百姓有着同频共振的书籍 , 一定会广为流传 。
- 人力资源|还在抱怨工资低?学到就是赚到,一份职场的自我增值学习指南
- 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崔奇铭玉雕作品特展”在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开幕
- 跳槽|面试时被问到“你为什么离职”时,实际上面试者是在问什么?
- |坚持不懈努力向前,属猪人吃苦耐劳拒绝抱怨,在职场逆风而行
- 属蛇|收入蹭蹭上涨,属蛇人在职场运筹帷幄,收获大好事业
- 武汉|武汉钓友在府河发现许多死鱼,大的有十多斤,网友:有人电鱼!
- 春分|人随春好 滨州已在春天里
- 苏轼|第二届昌化江东坡峻灵王文化论坛 暨第四届苏学研究高端论坛在海南昌江举办
- 春分|来了!就在今天23时33分!
- |为什么袁承志在华山学艺十年,两个师兄都没有上华山看过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