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娜
【文学|在现实与历史间穿越】当我打开包裹 , 还未来得及触摸封面上那片香喷喷、热腾腾的金黄 , 就被跃身而来的儿子抢先一步 。 两天后的晚上 , 他捧着书对我说:“像是看故事 , 又像读历史 , 也可以说是一部粮食的文学传记 。 ”说着 , 他表情严肃地拉我坐在沙发上 , 随手打开书页 , 恰好是“一个新中国家庭的粮食记忆”那章 。
“……(现在)很少想到吃饱吃不饱的问题 。 实际上在不远的从前 , 凭票定量供应粮食 , 总是处于半饥饿的状态 , 还是今天中年以上的人曾经的生活常态……”儿子满怀情感地读完这一章的开篇语 , 然后略带疑惑地问:“这都是真的吗?”
“当然啊!”我说 。 接下来 , 我与儿子一同穿越时光的障碍 , 重温了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前后豫北农村尚本礼一家人那波澜起伏的命运 。 那些涉及乡村、城市粮食分配等问题的内容 , 我们也曾经从父亲口中有所耳闻 。 工分、粮本儿、粮票、布票、定量户儿等等 , 这些早已淡出我们生活的概念 , 它们曾经像今天的手机、银行卡一样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空间 , 离开它们 , 我们几乎寸步难行 。
生于20世纪70年代前期的我 , 虽然不曾经历饥饿的困扰 , 却常听祖辈、父辈和稍年长的同辈谈起关于饥饿的遭遇 。 而且 , 我也曾目睹、品尝过红薯干面窝窝的味道 , 它光溜溜、硬邦邦、黑黢黢的形象 , 至今依然清晰 。 再加上我家的情况和书中尚本礼老师家有诸多相似之处 , 自然会对那个时代有关粮食记忆的描述产生强烈的共鸣 。
寒假里 , 儿子两次重读《粮食 , 粮食》 。 每每读到无法理解的段落 , 他总是找我父亲请教 。 父亲是一个曾经怀揣文学梦的中学教师 , 他和书中的尚本礼职业相同 , 年龄相仿 , 也同样承受过饥饿的“洗礼” 。 父亲说 , 尚本礼吃过的谷糠、棉籽、花生皮、玉米芯、狗秧根、观音土 , 以及苦臭难耐的苦楝树、臭椿树的叶子、果实 , 他也都享用过 。
后来 , 潜下心认真阅读《粮食 , 粮食》 , 那种历史的再现感时时在脑海浮现 。 我的孩子也因此对从没关注过的原野充满敬意 , 碗底也不再有剩下的米粒 。 整个假期 , 他每天都会早起 , 把米粒与各色的豆仔细清洗 , 扬起手像撒种一样丢进锅里 , 仿佛完成一个盛大的仪式 。 盖上锅盖的那一刻 , 这个高三学生的眼睛里满是庄严 。
谈起《粮食 , 粮食》 , 父亲说他非常喜欢朴实动人的语言风格和饱有温度的表达 , 还与作者一样 , 对“中原奇迹”“豫北粮仓”充满了河南人的自豪 。 他由这些与个人经验、民族记忆、中国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说开去 , 以现身说法的意味向晚辈们大发感慨 。
一天午后 , 祖孙俩又在讨论《粮食 , 粮食》 。 生于盛世、从小热爱读书的儿子忽然冒出一句话:“文学好到一定程度是会让人啼笑皆非的 。 ”
我着实一惊 。 在旁边默默地看着他 , 想听听这个嘴上没毛的娃娃能有什么高见 。
他指着“六○后的贫苦记忆”一节对我父亲侃侃而言:“姥爷 , 这一段真好——尚学民同学的哥哥饱吃一顿好卷的愿望实现了 , 兄弟姐妹们疯抢一般抓满两手 , 猛吃着 , 泪水打转 。 8岁的小弟弟更是把嘴巴塞满却无法咀嚼 , 好不容易咽下去 , 又被噎得把脖子伸了好几次 。 吃完两个馒头 , 还一手拿着一个‘好卷’ , 一手拍打着 , 嘴里喊着‘我叫你跑!我叫你跑……’还有喂猪、卖猪的情景 , 拼命喂食 , 却常因过称前憋不住撒尿拉屎而导致不‘够格’ , 实在沮丧!这种让人忍不住含泪微笑的背后 , 是生活的沉重与辛酸 , 加上滑稽鲜活的画面 , 生动轻松的语言和心底升起的欣慰 , 这书文学性挺强啊!”
- 人力资源|还在抱怨工资低?学到就是赚到,一份职场的自我增值学习指南
- 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崔奇铭玉雕作品特展”在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开幕
- 跳槽|面试时被问到“你为什么离职”时,实际上面试者是在问什么?
- |坚持不懈努力向前,属猪人吃苦耐劳拒绝抱怨,在职场逆风而行
- 属蛇|收入蹭蹭上涨,属蛇人在职场运筹帷幄,收获大好事业
- 武汉|武汉钓友在府河发现许多死鱼,大的有十多斤,网友:有人电鱼!
- 春分|人随春好 滨州已在春天里
- 苏轼|第二届昌化江东坡峻灵王文化论坛 暨第四届苏学研究高端论坛在海南昌江举办
- 春分|来了!就在今天23时33分!
- |为什么袁承志在华山学艺十年,两个师兄都没有上华山看过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