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姨|会宁一农民的布票记忆






文/ 宋继宗
三姨|会宁一农民的布票记忆
本文图片

说实话 , 作为一名六零后人 , 我有点儿怕逢年过节 。
因为每逢节日 , 儿子和女儿总要给我置办两身新衣 , 老伴儿更是嚷嚷着要我从头到脚全部换新 。
其实 , 人到这个年纪 , 对物质的需求没有多少奢望了 , 吃饱穿暖 , 有安身之所也就足够了 。 对我而言 , 半新不旧的衣服穿在身上倒觉得自在 。
看到现在的青年人流行什么穿什么 , 而且一件衣服没穿几次就扔一边了 , 觉得是一种浪费 。 可青年人却说:“时代发展了 , 不像你们年轻时一件衣服‘新三年 , 旧三年 , 缝缝补补又三年’” 。
青年人说的没错 , 从我六零年出生到八零年的那段时间 , 生活物品匮乏 ,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确实是吃饱穿暖就足够了 。 记忆里 , 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跟“票”分不开 。 去商店里买布料要“布票” , 去饭店里吃饭要“粮票”等等 , 最常见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布票” 。
布票 , 是用于购买布料做衣服的票证 , 是国家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和按人口供应的措施 。 布票的单位是:一寸、二寸、半尺 , 一尺、二尺、五尺、十尺等 , 并且严格禁止买卖流通 。 那个年代里 , 布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 , 而穿衣服更是头等大事 。
小时候的我 , 和同龄人一样 , 很少穿新衣服 , 只有逢年过节、去亲戚家时才换上新衣服 。 一身衣服少说也要穿二三年 , 平素里只有冬棉夏单两身旧衣服 。 棉衣从冬天开始一直穿到第二年大暖和才换单衣 , 脏了 , 母亲拆了洗;破了 , 母亲又是缝又是补 。 过两年就得添些新棉花 , 否则 , 棉衣就没“火气”了 。
夏天 , 是我和同龄人的“黄金”季节 , 光着屁股或只穿一件小裤衩 , 便舒舒服服度过整个夏天和初秋了 。 上小学读书的时候 , 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还能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 , 但大多数家庭只能到了年关才能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 。 大一点的孩子穿过的衣服缝补后小孩子接着穿 , 最后洗得褪了色 , 上面补丁摞补丁 。
物资的匮乏 , 生活的贫困 , 不管谁家 , 都非常节俭 。 穿过的破衣服 , 拆洗后 , 做成了布鞋穿 。
三姨|会宁一农民的布票记忆
本文图片

记忆里 , 母亲每年要做好几双布鞋 。 做鞋前 , 要“摸背子” , 在炕桌或门板上先铺一层纸 , 然后在纸上摸一遍浆子 , 再把洗干净、叠压得很平整的旧衣服布分层粘糊在上面 。 粘糊够七八层后 , 用同样的方法再摸另一片 , 这就是当年乡里人做布鞋前的“摸背子” 。 摸背子的浆子是自家用糜子面打成的 , 因为糜面浆子摸的背子做鞋、特别是纳鞋底时软 , 针容易穿透 。 而白面浆子虽然粘性比糜面的好 , 但纳鞋底时非常硬 , 做起来很吃力 。
背子完全晾干后 , 母亲就开始做鞋了 。 把鞋样贴在背子上 , 用剪刀剪好 , 叠到一起 , 厚度足有一公分 , 然后就开始纳鞋底 。 鞋底纳好后 , 就把提前做好的鞋旁子缝合在上面 。 鞋旁子一般用黑色条绒布做 , 但姑娘媳妇们有用红色条绒做的 。 最后 , 母亲用剪刀把鞋底周围刮得白白的 , 一双“毛底子”布鞋漂漂亮亮的做出来了 。
母亲从摸背子到做鞋的情景 , 至今历历在目 。 现在回想起来 , 才体会到了“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这句话的含义 。 母爱 , 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