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骆士宾”到自导自演《鼓楼外》,于震:拍出北京中轴线之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刘雨涵
“《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后 , 又一部地道的京味剧追起来!”由王之理编剧 , 于震自导自演 , 讲述京城木匠师徒传承和兄弟恩怨和解的现实题材剧《鼓楼外》正在北京卫视热播 , 收视高居前三 , 观众好评如潮 。 剧中原汁原味的北京风情和“艺大于天”的工匠精神 , 令人深有感触 。 不少观众点赞《鼓楼外》匠心浓郁 , 京味十足 , 在接地气的师徒故事中流淌出温润人心的人生大道 。
为什么自导自演《鼓楼外》?从《人世间》里招人恨的骆士宾到《鼓楼外》的北京木匠于钟声 , 于震经历了怎样的角色转变?北京中轴线上的《鼓楼外》散发出怎样的文化韵味?日前 , 该剧导演兼主演于震接受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的采访 , 畅聊了他对《鼓楼外》的拍摄感悟和文化解读 。
|从“骆士宾”到自导自演《鼓楼外》,于震:拍出北京中轴线之美
本文图片

谈新剧:回归传统 , 不忘初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此前您的主要身份是演员 , 是什么样的契机和缘由让您这次以导演身份参与《鼓楼外》的拍摄?
于震:我之前演过一个戏叫《我的二哥二嫂》 , 然后认识了著名编剧王之理老师 。 王之理老师的京味戏写得非常好 , 创作了《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正阳门下小女人》等很多优秀的京味剧 。 我就跟他约稿 , 帮我也写一个京味戏 。 在聊天过程中 , 我说自己是北京演员 , 从小在鼓楼一带长大的 , 王之理老师就决定写《鼓楼外》这个故事 。
剧本创作期间 , 我也第一次当了导演 , 导了一部剧叫《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等王老师《鼓楼外》这个剧本写完后 , 我已经积累了一些导演经验 。 本来我只是演这部剧 , 想邀请其他导演执导 , 但因为档期问题未能成行 。 后来跟制片人刘国华、编剧王之理老师聊 , 他们也挺认可我的 , 让我自己导导试试 。 我从小就在鼓楼这块长大 , 对那片生活很熟悉 , 所以就自导自演拍了这部戏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鼓楼外》有着鲜明的北京文化底蕴 , 这部戏和跟您之前的作品相比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于震:《鼓楼外》这部剧 , 我觉得是像我这样从小在北京中轴线上、在胡同里长大的北京人真实生活的一个反映 。 我从小生长在大杂院 , 里面住了32户人家 , 就像一家人 。 胡同里有点什么事 , 大家都是口口相传 , 人情味特别浓 。
这几十年我们国家的变化很大 , 城市一直都在飞速发展 , 所以《鼓楼外》能看到国家和北京的发展变化之外 , 也能看到人的成长变化 。 《鼓楼外》跟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 讲述了四个徒弟做中国传统家具的主题故事 , 他们后来转做其他行业 , 但最后仍不忘初心、踏实回归本真 。 这部剧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事业 , 无论做得好或不好 , 都不能忘了本 。
|从“骆士宾”到自导自演《鼓楼外》,于震:拍出北京中轴线之美
本文图片

谈角色:坚守底线 , 精神可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除了当导演 , 您在《鼓楼外》中也主演了大师兄于钟声 。 在您看来 , 于钟声是个什么样的人?
于震:于钟声是个木匠出身的手艺人 , 他生活在鼓楼外 , 从小就喜欢老家具 。 他这个人比较闷 , 比较认死理 , 做事一根筋 。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 , 他的命运也发生改变 , 做了很多行业 , 比如摊煎饼、卖鸡蛋、养鸵鸟 , 慢慢做成了绿色家庭产业链 , 与别人合作成功上市 。 但是当他的事业做得越来越大的时候 , 他发现反而所有东西都没了 , 爱情没了 , 兄弟没了 , 包括亲情也没了 。 这时他才醒悟 , 人生最重要的是情感 , 并不是看你的事业做得有多大、地位有多高 。 王之理老师这个戏人物写得很扎实 , 这样的人物故事挺打动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