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新蝙蝠侠》怎么可能救市?

市场|《新蝙蝠侠》怎么可能救市?
文章图片

市场越艰难 , 可能进口片却难救市 。
文/空眚
“万众期待”的《新蝙蝠侠》距离2亿的票房落点都越来越远 。
在《新蝙蝠侠》上映前夕 , 由于新一轮突然的疫情导致影院再度遭遇暴击 。 截止3月20日 , 全国影院排片大于1场的比例为58% , 相比前一天少了3% 。
疫情之后 , 大盘的冰冷程度一度刷新了业内的认知 。 这其中自然有疫情反复的影响 , 但更多还在于内容供应彻底断层 。 就在整个大盘面临新一轮劫难时 , 《新蝙蝠侠》再度被强行安排为“救市主” 。
但如今 , 距离2亿票房落点都越来越远的《新蝙蝠侠》似乎难以承担这样的重任 。 《新蝙蝠侠》的确是困于大盘 , 但是将“救市”寄希望于进口大片无疑是一种“幻想” 。 疫情之后 , 进口片在国内越来越式微 , 不仅单片票房腰斩 , “超英大片”越来越成为小众圈层的代名词 。
所以 , 从一开始《新蝙蝠侠》就不可能承担救市的重任 。 但同样受困于大盘 , 《新蝙蝠侠》如今2亿不到的体量对于单片票房来说也同样未达预期 。
1
—175分钟就能成功“劝退”—
”圈层属性”决定了大片的新定义 。
市场|《新蝙蝠侠》怎么可能救市?
文章图片

如今 , 国内市场对于“大片”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对于《新蝙蝠侠》这样的超英电影来说 , 自然是一部“大片” 。 它的“大” , 大在格局 。 但是这种“大” , 却不是国内观众需要的“大” 。
在市场早期 , 国内观众的确对于好莱坞大片有一种“崇拜” , 所以在2019年之前进口片都是自带光环 。 无论是上座率还是场均人次以及票房占比 , 进口片都占有一定的优势 。 但是随着国产片自身内容和观众需求的匹配度增高 , 进口片的优势早就不再 。
虽然《新蝙蝠侠》依然强调自身的大片格局 , 但在国内新的大片定义上显然算不上 。 电影的所谓“明星主创”根本不具备下沉能力 , 视听虽然是顶级配置但是所谓视听的“爽感”也不再是如今观众观影的第一驱动力 。 而“蝙蝠侠”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可能并不陌生 , 但这并不代表如今的观众会为了一个IP就会盲目买单 。
市场|《新蝙蝠侠》怎么可能救市?
文章图片

对于《新蝙蝠侠》来说 , 在国内市场最大的痛点在于175分钟的超长片长 , 这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观影挑战 , 这也让电影的观影门槛被无限“拔高” 。
首先 , 选择第一时间走入影院的观众 , 必然是对“蝙蝠侠”本身有强期待的观众 。 它对于非超英电影的受众来说 , 实际上极为的“不友好” 。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长达3个小时不能摘口罩、不能饮食的观影体验 , 一旦内容无法形成强吸引力 , 观影体验就会直线下降 。 其次 , 《新蝙蝠侠》从整体的“气质”来说 , 主打“黑暗”风 , 从每一个元素都不能满足对“爽片”有期待的非核心受众 。
所以 , 对于非DC粉的普通观众来说 , 《新蝙蝠侠》并不是一部自我认知上的大片 。 一是它的主创不具备“带货”能力;二是它的节奏、视听不具备“爽片”特质 。 但《新蝙蝠侠》放在世界电影的语境下 , 也只有DC和漫威的“超英电影”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片” 。
对于大片定义的错位 , 决定了《新蝙蝠侠》在国内观影有着极高的门槛 。 即便拥有着较高的口碑 , 《新蝙蝠侠》仍然有足够的理由“劝退”普通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