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黄山的N个理由】杨烨:养我的是徽州

|【我喜欢黄山的N个理由】杨烨:养我的是徽州
本文图片

开 栏 的 话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座黄山 ,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徽州 , 每个人心中都流淌着一条新安江 。 ”“黄山恰似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 , 令人爱不释手;黄山如同一本博大精深的厚重史书 , 令人百读不厌;黄山犹如一处别样乡愁的梦里老家 , 令人流连忘返 。 ”见识有异 , 感受不同 , 每个人喜欢黄山的理由可能有所差别 , 本报即日起推出“我喜欢黄山的N个理由”专栏 , 展现“创意黄山 美在徽州”的无限魅力和澎湃活力 。 敬请关注 。




生我的是上海 , 养我的是徽州 。 徽州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成长的养分 , 是徽州给了我一双翱翔的翅膀 , 黄山是我的“根” 。
养我的是徽州
杨烨 , 上海老知青 。 17岁中学毕业 , 响应号召瞒着父母报名上山下乡运动 , 从大上海来到皖南歙县 , 一呆就是43年 , 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文化事业 。
|【我喜欢黄山的N个理由】杨烨:养我的是徽州
本文图片

歙县——他乡成故乡
母亲一边叮咛一边躲到门边哭 , 父亲雇佣了一辆三轮车 , 把他送至码头 。
1957年12月29日 , 上海十六铺码头 , 寒风劲吹 , 刚刚从上海七宝中学毕业的杨烨积极响应号召 , 踊跃报名参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 带着《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牛虻》等励志书籍 , 与1100多名同学一起(他年龄最小 , 时年17岁)乘着江华轮 , 高唱着“再见吧 , 妈妈 , 别难过 , 莫悲伤……”满怀青春的激荡和纯真的追求来到皖南山区 。
|【我喜欢黄山的N个理由】杨烨:养我的是徽州
本文图片

从大都市上海到小山城歙县 , 分到歙北上丰乡溪头村 , 自幼爱好文学的少年成了一名天天护梨花、锄杂草、施农肥的农民 。 “这是我理想的生活?”在一段时间的迷惘、挣扎 , 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中 , 杨烨病倒了 。
房东大妈看到这位瘦小的“上海佬”很可怜 , 便经常熬汤给他喝 , 在大妈的精心照料下 , 杨烨的病好了 。
“是农民的纯朴 , 温暖了我的心 。 ”2021年9月2日上午 , 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凯城市小区26幢202室见到老知青杨烨时 , 他述说的这段经历已然过去了64年 。
|【我喜欢黄山的N个理由】杨烨:养我的是徽州
本文图片

文学——淡墨要留痕
人生就像一枚随手一扔的硬币 , 我们看到一面 , 可它其实还有一面 。
在上海和歙县 ,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 杨烨选择了后者 。
痊愈之后的杨烨 , 风华正茂的杨烨 , 视保尔·柯察金为英雄榜样的杨烨 , 从此与歙县结缘 , 与文学结缘 。
因为表现好 , 有文化 , 1958年 , 杨烨被安排到距离县城较近的雄村乡大梅口小学担任教师 。 乡村小学里那一双双清澈得和新安江水一样、渴盼知识的大眼睛深深吸引住了拥有人生抱负的少年 。
在三尺讲台上 , 杨烨是认真的 , 山区的孩子们也特别喜欢这位风趣幽默又充满热情的老师 。 之后 , 他当过中心学校校长 , 教过的学生很多 , 屡屡在全县教育质量评比中位列前茅 , 也有学生考上了清华 。
1969年之后 , 他还当过乡镇干部 。 包括雄村公社在内 , 他的足迹遍布歙县大地 。
杨烨从小就爱看书 , 他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