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文|“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 , 千百年来 , 与泥土的亲近早已成为根植于人心的一种本能 。 因此 , 泥塑艺术也成为了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 , 从房屋住所到生活用具 , 再到装饰摆件 , 无不体现出人们利用泥土的才能和智慧 。
3月22日 , “抟泥化真—潘声煦泥塑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 , 展出“非遗”传承人潘声煦老先生之手的苏州泥塑小品88件 。 这些作品中 , 既有戏文故事 , 也有民俗生活和民间人物 , 展现了浓郁的姑苏风韵和多彩的市井风情 。
作为“中国四大泥塑”之一的苏州泥塑 , 历经两千年之久 , 既有气势恢宏、色彩绚丽的寺庙神佛大型泥塑 , 如东山紫金庵罗汉像 , 甪直保圣寺壁塑罗汉像等 , 也有精致灵巧、惟妙惟肖的小型泥塑 , 俗称“苏捏” , 又称“虎丘泥人” 。
戏文|“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苏州泥塑
苏州泥塑小品兴盛于宋元之际 , 明清时期发展成熟 , 选取民俗生活、戏文故事和民间人物作为主要表现题材 , 包含耍货、捏像、手捏戏文及绢衣泥人等 , 具有造型率真、色彩明快、纹样富丽的艺术特征和鲜明的地域风格 , 以泥塑形式展现了苏州市井百态 , 生气毕现 。 2008年 , “苏州泥塑”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
戏文|“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潘声煦
潘声煦 , 吴江震泽人 , 生于1923年 。 他从小喜欢雕塑、绘画 , 小学时期曾和本地泥塑艺人学习泥塑 , 后考入上海美专学习 。 毕业后 , 潘声煦回到苏州 , 工作期间常参与各种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和展览会的设计工作 , 制作了大量泥塑作品 。 2008年 , 潘声煦被选为苏州市“苏州泥塑”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此后集中力量从事传承工作 , 除收集大量资料并整合平生积攒的经验编写书籍外 , 还先后培养学生数人 。 他先后复制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泥塑作品 , 同时创作了一百多件作品和几十套模子 , 为苏州泥塑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澎湃新闻了解到 , 此次吴文化博物馆特展“抟泥化真——潘声煦泥塑展”共展出苏州泥塑小品88件 。 这些作品中 , 既有戏文故事 , 也有民俗生活和民间人物 , 展现了浓郁的姑苏风韵和多彩的市井风情 。
戏文|“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展厅现场
戏文|“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展厅现场
妙着泥丸觅踪迹
受宋代发达的商业及市井文化影响 , 供人把玩和观赏的苏州小型泥塑开始广泛流行 , 出现了“磨喝乐”“黄胖”等与岁时节令、吉祥寓意相联系的经典泥玩形象 。 1976年 , 江苏镇江市五条街骆驼岭宋代遗址出土一组红陶泥塑童戏像 。 泥孩儿充满稚气 , 神态各异 , 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宋代的世俗审美情趣 , 身后有“吴郡包成祖”“平江包成祖”“平江孙荣”等楷书阴文戳记 。 吴郡、平江均为宋代苏州的别称 , 包成祖、孙荣应为苏州捏塑名匠 , 可知宋代的苏州泥塑行业已经非常成熟并形成了行业名家 。
戏文|“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泥塑童戏像 宋代 镇江博物馆藏
及至明清 , 苏州泥塑进入鼎盛时期 , 虎丘、山塘一带形成“耍货”制作与交易市场 , 高手云集 , 泥塑品种也得到较大发展 。 清末民初苏州泥玩业逐渐衰落 , 解放初期其历史遗存已难觅踪迹 , 苏州泥塑工艺断代失传 , 濒临衰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