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国学之树丨为什么说儒家学说与《易经》密切相关?

文章摘自《国学之树》作者:许文胜
《易经》与儒家创始人的关系
儒家创始人孔子 , 深受《周礼》的影响 , 在其《论语》中多次对周文王和周公赞颂 。
易经|国学之树丨为什么说儒家学说与《易经》密切相关?
本文图片

《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加我数年 , 五十以学《易》 , 可以无大过矣 。 ”孔子讲:我五十几岁以后才开始学习《易经》 , 如果能够让我多活一些年 , 就不会有太多大起大落了 。 这句话里有个“大过” , 通常的理解是大的过错 。 实际上“大过”来自《易经》的泽风大过卦 , 本意是一件事发展过程起落大、辗转多 。 由此可见 , 孔子对《易经》的崇尚程度 。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 , 序《象》《系》《说卦》《文言》 , 读《易》 , 韦编三绝 。 ”这是讲:孔子晚年非常喜爱研习《易经》 , 因为翻阅得频繁 , 把用来绑竹简的牛皮筋都磨破了多次 。 牛皮筋是非常坚韧的 , 能把它磨破 , 可见孔子读《易》的认真 。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孔子将《易经》升华为哲学高度的大成之作《易传》 , 其对儒家的思想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
易经|国学之树丨为什么说儒家学说与《易经》密切相关?
本文图片

儒家的太极
儒家的核心太极为“孝” 。
“孝”从爻从子 , 子承爻 , 本字发端于《易经》 。 解构为“土”字与“子”字再加一个“丿” 。
字在《易经》中为坤卦 , 代表孕育万物的大地之母 。
字代表了生发 , 是万物的初始状态 。
在造字中代表了由古到今的一个过程 。
“孝”体现了有土之本源的思想 , 是对自然万物本源的感恩 。 孝让人明白新生事物来自大地 , 也会回归大地 。 你是大地的产物 , 不能忘本 。 孝体现了传承和感恩的核心价值观 , 只有这样 , 社会才能美好 。
《曾子·仲尼闲居》中孔子讲:“夫孝 , 天之经 , 地之义 , 而民之行天地之经 , 而民是则之 。 ”孔子讲孝是天经地义的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儒家品德 。
儒家的阴阳
阴阳的概念在儒家经典中随处可见 。 孔子从天、人、地的层面把阴阳进行了细分 , 具体到社会层面 , 阴阳为仁和义 。 仁为利他 , 属阴;而义为合宜 , 属阳 。
《易传·说卦》:“是以立天之道 , 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 曰柔与刚;立人之道 , 曰仁与义 。 ”仁义作为儒家的两个特性 , 是儒家的精粹 。
儒家的三才
儒家结合《易经》的天、人、地三才模型 , 建立了儒家独特的三纲模型:“君臣”“夫妇”“父子” , 君臣为天 , 夫妇为人 , 父子为地 。 其正如《礼纬·含文嘉》中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君为臣纲是让领导做出表率 , 尽领导的义务 , 带动员工的进步;父为子纲是让父亲为孩子做榜样 , 教化子女;夫为妻纲是让丈夫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 照顾好家庭 。
儒家的四象
儒家结合《易经》的四象衍生出四教 。 四教为儒家教育学生的四门学科 , 是将儒家思想由上至下传播的重要途径 , 对儒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 其四教分别为“文”“行”“忠”“信” 。
文要敏而好学 , 具足了不断吸收的少阴性质;行要笃敬 , 具足了持续实施的少阳性质;忠要无喜无愠 , 具足了坚定从容的老阳性质;信要言不可复 , 具足了说到做到的老阴性质 。 这就是《论语》中所阐述的“子以四教:文 , 行 , 忠 , 信” 。
儒家的五行
汉代大儒董仲舒将阴阳、五行融入儒家思想中 , 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 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仁、义、礼、智、信概括为“五常” , “五常”中的每个字背后都有与之对应的自然五行属性和特质 , 即以天之五行与人之五常相比合 , 就有了仁配木 , 义配金 , 礼配火 , 智配水 , 信配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