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四 )


泥塑|“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金雁桥,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17.5厘米
泥塑|“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金雁桥》绢衣戏文,近代 苏州博物馆藏
作品根据苏州博物馆藏近代绢衣戏文《金雁桥》复制 。作品中武生身穿红色“大靠”服饰,穿厚底靴,右手持枪,左手侧伸 。老生着深色“八卦服”,头戴“八卦巾”,三髯,穿厚底靴,右手执鹅毛扇于胸前,左手后摆 。故事情节发生在庞统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之后,诸葛亮与张飞欲分兵两路入川,会于雒城 。诸葛亮知张任智勇双全,为川中名将,因此定计于金雁桥设下埋伏,先捉张任,然后取雒城 。
昆调婉转塑民情
伴随时代的发展,苏州泥塑不断地吸收并呈现出吴地民间的风土人情 。明清之际,昆曲作为一种地方性的舞台艺术,在唱腔发音,衣着头饰,走步手势等诸多方面吸取融合了独特的吴地文化,舞台效果丰富生动、引人入胜,逐渐培养出了大批戏迷粉丝 。随着昆曲的发展,为满足票友更直观感受戏曲人物的需求,苏州泥塑的新门类—戏文泥人诞生了 。
苏州戏文泥人以古装折子戏中最典型的情节和人物造型,概括地凸现戏文的精华,对角色的神态、衣着、色彩、配饰等有着细致入微的表达 。服饰中的图案纹饰需充分考虑角色身份,依据舞台原型进行艺术加工与提炼,集纺织、刺绣、贴花、彩绘等多种工艺之于一体,“小中见大、宛然若真”,精妙地展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在众多泥塑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 。
泥塑|“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牡丹亭·游园,长12厘米,宽5厘米,高17厘米,贴旦:春香小旦:杜丽娘
泥塑|“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牡丹亭·惊梦-手捏戏文,长12厘米,宽7厘米,高19厘米,小生:柳梦梅小旦:杜丽娘
泥塑|“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李慧娘,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18.5厘米,旦角:李慧娘净角:贾似道
泥塑|“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浣纱记·寄子,长14厘米,宽10厘米,高17厘米,娃娃生:伍封老外:伍子胥
《寄子》取材于明代梁辰鱼所著昆曲传奇《浣纱记》,并结合民间故事进行改编 。该剧讲述吴王夫差欲伐齐,伍子胥谏阻不成,只得趁出使齐国之际,将爱子托付于齐国好友鲍牧,旋即返吴死谏的故事 。此剧悲怆凄婉,一路上父子触景伤情,最后惨然离别 。伍子胥苍劲隐忍,其子天真稚气,于绵络加叠的演绎中形成鲜明对比与互衬 。
泥塑|“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
文章图片
玉簪记·秋江,长14.5厘米,宽7.5厘米,高16厘米,小旦:陈妙常白面:艄公
小旦:陈妙常白面:艄公
《玉簪记》是传统昆曲剧目,明朝高濂所作,主要讲述书生潘必正寄读观中,与女尼陈妙常暗生情愫,被老尼发觉,便逼潘必正赴临安赶考 。《秋江》正是描写妙常赶到秋江畔,登船追赶潘必正的故事 。这场戏只有妙常和一个艄公出场,两人身姿动作似在眺望已驾船远去的潘必正,鲜明地表现出了真挚的爱情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