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浙江卫视以“春风”为契机推出《中国好时节》系列节目 , 节目以二十四节气为画布 , 江南宋韵文化为笔墨 , 描绘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画卷 。 无独有偶 , 在去年凭借“中国节日”系列爆款而备受关注的河南卫视 , 也在春分日前夜推出了《春风奇遇记》的“中国节气”系列 。
【文化类节目|国潮回归,文化类节目借力传统创新】
本文图片
两档节目虽立意、形式截然不同 , 但同样都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气”元素做文章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24节气倒计时” , 也创新地运用了这一元素 , 晚会类节目向传统文化“借力”的趋势似乎渐成大势 。
这股向传统文化“借力”的风潮自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而起 。 从去年的“元宵奇妙游”开始 , 河南卫视改造晚会形态 , 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歌舞类节目融合创新 , 以情景再现和时空漫游的方式串联 , 将大量与中国节日民俗有关的元素传统复现 , 寻找属于中国传统节日自身的文化风格 。 这一形式在播出后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 , 并被河南卫视进一步发扬光大 , 自清明起开启“中国节日”系列 , 在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多个传统节日时 , 均推出对应特别节目 。
本文图片
今年开始 , 河南卫视在“节日”之外又增加了“节气” , 从全年近十台特别节目直接跃升至24个节气节目 。 浙江卫视此次也正式加入 , 以江南本土特色为基础 , 首期春分节目包含了浙江本地的龙井春茶、杭罗织锦、越剧戏曲、青瓷器乐、龙泉剑气等 , 将节气之美与本地丰富的精神文化传统相融 , 展现节气文化的天然之美、中华文化的留白之美 。
两大卫视在传统民俗文化上下足了功夫 , 使用的文化元素各不相同 , 但又都能向内寻找到各自的文化根基 。 从“节日”到“节气” , 不仅是数量的增加 , 更是对精品节目生产要求的提升 。 从“元宵奇妙游”的首创开始 , 河南卫视先后推出的水下飞天、石窟金刚都让人印象深刻 , 几乎两三个月一档节目的紧张制作节奏 , 并没有导致内容注水和质量下降 。 浙江卫视的首期节目同样一鸣惊人 , 精致的舞美效果与巧妙的剪辑方式 , 大量留白的艺术表达 , 看上去也是做足了准备蓄势待发 。
本文图片
哪怕元素撞车也毫不担心 , 两台节目反而各有千秋、滋味尽显 。 这种难得一见的文化回归其实源自于丰厚绵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 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容滋养可供创作者采撷 , 这种丰富的内容宝库 , 给内容的创作者足够的文化自信 , 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同质化和重复的内容 。 这种天然的爆款生产方式 , 摆脱了过去国内综艺节目流于形式也困于模式的先天不足 , 取之不尽的传统文化不会重复 , 只要创作者真正用心选择并能够充分化用 , 观众就不会审美疲劳 。
从节日节气延伸出去 , 这两年文化类节目的外延也有了极大的扩展 , 《上新了 , 故宫》《登场了!敦煌》《最美中轴线》《千里走单骑》等多档节目先后推出 , 分别从文物、申遗等多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粹与内涵 , 也在市场与口碑中找到了平衡 。 文化类节目所表达的国潮回归、传统更新 , 也应和了国人心中天然的归属感与文化自信 。 对观众来说 , 文化类节目的需求依然旺盛 , 此类内容还应多多益善 。
- |悦文物·知安顺丨飞虎山:花海之上,这座山“藏”着万年前古人类生活的秘密
- |历史文化10:民间常说“晨钟暮鼓”和“暮鼓晨钟”,二者有何区别
- |汴梁文化|重大发现!“北宋理学宗师”张载墓前纪事碑重现天日
- |天宫课堂丨太空扎染: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美妙融合
- 冯村|绩溪冯村:冯氏文化底蕴厚(下)
- 学霸|父母的职业对子女有影响?这类职业的家长,更容易培养出“学霸”
- 非遗文化|星巴克启动“星绣未来”乡村女性经济赋能与非遗传承项目
- 非遗文化|苏州市非遗物泥塑线上展!塑趣,美,萌泥“动动手指大观园”!
- 唐静|唐静《深情,我懂》【星上文化传媒】
- 季羡林|文化|在俗世生活中洞见自己——读季羡林《人间岁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