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末|导演张末:拍《狙击手》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张世豪/文
张艺谋首部春节档电影《狙击手》正在热映 , 票房将近6亿元 , 获得超1000万观众的喜爱 。 《狙击手》也是一部“父女档”电影 。 这是张艺谋与女儿张末首次联合导演的新片 , 张末导演的处女作《28岁未成年》曾获得长春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 和以往战争片进行宏大叙事不同的是 , 《狙击手》一反常态 , 以微观视角选择把每一个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 , 得到观众的好评 。
首次和父亲联合导演的张末说:“在我的内心一直有战争电影情怀 , 所以非常感谢导演给我这次机会 。 此次我们父女合拍一部电影 , 亦是对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精神的传承 。 ”
父女联手 1+1>2
2021年1月6日 , 《狙击手》在吉林白山地区开机 。 父女联合执导是电影创作理念的传承 , 也是狙击手革命精神的传承 。
张末透露 , 最早父亲张艺谋告诉她要拍这个题材 , 那时候剧本还没有成形 , 是一个比较潦草的、不是特别详细的分场 。 “最初我看到剧本就特别喜欢里面的设定 , 觉得这个剧本是一种对决的形式 , 没有人曾经这么拍过且能把敌我双方都描述得这么细致 , 所以特别感兴趣 。 剧本的阶段也是我们和陈宇老师(《狙击手》编剧)一起先讨论 , 然后陈老师一稿一稿地改写 , 最后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效果 。 ”
为了这部影片 , 张末事先做了很多的功课 。 “这个题材我需要拍敌军的部分 , 所以我除了要了解抗美援朝战役以外 , 还要了解大量关于敌军装备、历史以及他们的作战方式 。 ”
在张末看来 , 和父亲有了明确的分工 , 实际上达到了1+1>2的效果 。 不光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 当两个导演团结一心的时候 , 其实是事半功倍的 。 “我跟大张导(张艺谋)的配合度很高 , 我们是奔着一个目标去完成作品的 。 这种情况肯定是比较理想的合作方式 。 虽然像打仗 , 但我们是非常配合式地打仗 。 ”
两个战场同时开机 , 同时停机 , 一直并行拍摄 。 回忆这次冰天雪地中的“联手作战” , 她深有感触:“拍摄的时候我在北山头 , 大张导在南山头 , 每天晚上看各自的拍摄素材 , 共同讨论 , 根据彼此的战略和动线进行拍摄调整 , 在沙盘上推演战争戏如何进行 , 很多时候都很默契 。 ”
张末直言 , 这部影片难度最大的地方是怎么能和以往电影中拍的敌军不一样 。 “因为这部电影是一种对决形式 , 把对手拍得很强大才能凸显我军的胜利 。 如何让观众记得住他们的厉害 , 让观众觉得对手是非常聪明的 , 我们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设计 。 一个是招数 , 还有一个是人物 。 ”
“大永18岁”“胖墩21岁”“亮亮19岁”“小徐18岁”……电影中 , 这群平均年龄不过20岁的志愿军狙击战士 , 将他们的青春定格在了朝鲜战场上 , 守护了祖国的繁华与安宁 , 引发无数观众落泪 。 提及影片中志愿军狙击战士身份的设定 , 张末介绍 , “用方言是一个特色 , 我们了解到当年志愿军里面川军比例是非常大的 , 也是为了增加一些写实性的特色 , 说四川话的代入感更强一些 。 章宇饰演的刘文武说四川话的设置 , 是他带了一群四川家乡的孩子 。 大家主体上都说的是四川话 。 ”
一种精神的传承
张末最初在张艺谋导演身边工作 , 干过剪辑、副导演 , 《狙击手》是张末首次和父亲联合导演 , 当这部电影结束的时候就特别不舍 。 “我从其他的工种到和大张导一起作为导演来拍摄这部电影 , 是我个人的成长 , 同时也是一种传承 。 但是电影总有结束的时候 , 这是我会永远珍惜的一份经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