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作者简介
徐强 , 山东诸城人 , 文学博士 ,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主任 。 系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 , 中国叙事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写作学会理事 。 从事文学理论、叙事学、新文学文献、手稿学等领域的研究 。 著、译、编有《汪曾祺年谱》《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故事与话语》《故事的语法》《长向文坛瞻背影》《汪曾祺全集》(散文卷、诗歌卷、杂著卷)等 。
文章图片
我有收藏旧物的习惯 。 在故家老宅西头的书橱里 , 至今存放着我用过的教科书和喜爱的读物 。 其中有一本1984年的《语文报》合订本 。 这是在我个人的语文生涯中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读物 。
我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本《语文报》要感谢我的四姑父 , 他是邻镇初中的教学教师 , 我在从小学到初中时期常得到他学业上的指导 。 他的弟弟陈焕发表叔1986年高中毕业考上大学 , 四姑父把焕发表叔读过这本《语文报》转赠给了我 。
我的父亲是教师 , 先后给我订过的报刊有十几种 。 这本《语文报》一到手 , 初有所不解:为什么这个“报”是一本书 , 看了第一期头版的裁装口诀才知 , 《语文报》本也是对开报纸 , 但却按特定顺序排成16开、16版 , 新报到手后只要按照固定顺序折叠 , 就会成为一本16开的薄书 。 每季度、半年或全年的攒到一起统一装订 , 则是一本厚厚的读物 。 焕发表叔显然也是有心人 , 几乎一期不缺 , 码得齐齐整整 , 装得结结实实 。
我立即被这种既便阅读又便收藏、别致而高明的设计吸引了 。 同样吸引我的还有美观的设计、套红印刷、启功先生所题的匀洁雅致的报头题签 。 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内容之丰富、编排之活泼 , 处处见编辑之精心 。
《语文报》虽然是面向中学师生的报纸 , 但能够动员一批顶尖学者“站台” , 给人感觉不小气、不俗气 。 例如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仅在1984年一年就至少两次亮相《语文报》 , 或题词勉励 , 或答疑解惑 。
《语文报》栏目丰富多彩 , 我印象最深的有:“本周向你推荐”、“新千字文”、“当代新诗百家” , 登的均是最新作品 。 “有趣的文学形象画廊”一栏则侧重经典作品 , 是很好的名著导读形式 。 逻辑学家杨百顺先生的“杨老师谈逻辑”专栏 , 以丰富新鲜的逻辑语料取胜 , 在妙趣横生的分析中系统介绍逻辑知识 , 是我识逻辑之始 。 田增科先生“含英咀华”是对美文的鉴赏分析专栏 , 小中见大 。 田先生还开设过“快速作文”一栏 , 其精华之处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即“头脑风暴”法 , 我从高中时期迄今的所有作文几乎都用其法 , 深得裨益 。 限于报纸篇幅 , 散文与诗、散文诗成为选载最多的体裁 , 刘湛秋、刘再复、赵丽宏的一些篇章 , 至今还能背出一些句段 。 盛海耕先生的“散文讲话”以散文笔法讲散文 , 取例隽永、讲解从容;多年后邂逅盛先生多部著译 , 我见辄必读 , 得以窥见那些豆腐块小文背后的深厚学养 。
语言方面 , “街头语言”栏目是对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现象的观察分析 , 使我养成了留心日常语用的意识 , 后来坚持写作语词卡片、发表系列札记 , 并开设“生活中的语文”讲座课程、指导学生以此为题撰写学位论文 , 都与这个栏目的启示有关 。
- |散文丨阅读李可染的烟雨江南
- 山东省散文学会|青未了|晴窗一扇
- 散文|夜读丨将春天抱个满怀
- |艺术家孔宁最新作品呼吁世界和平“金色橄榄枝”亮相
- |散文|廖兴友:那个12岁就帮姐姐写情书的女孩走了
- 吴伯箫|吴伯箫散文奖|走进博客的自白(随笔)
- 散文|吴伯箫散文奖/百笔赋(词赋)
- |王兴林原创丨醉雨(散文)
- |青未了|散文《山水淘趣》(长堤春柳)
- 春分|散文|春分,听闻远方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