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白|诗哲远行 诗魂永存——纪念著名九叶派诗人郑敏先生( 二 )


她告诉我 , 她在美国布朗大学读英国文学硕士时 , 还去音乐学院进修了三年的声音课 。 她说音乐对她的诗歌创作非常有帮助 。 音乐使她的诗更富有节奏感 , 旋律更明快 , 文字更有韵味 , 读起来更朗朗上口 。 我在她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金黄的稻束》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金黃的稻束站在/穿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 , 暮色里 , 远山/围着我的心边/……
童诗白|诗哲远行 诗魂永存——纪念著名九叶派诗人郑敏先生
文章图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 , 童诗白拉琴、郑敏唱歌 , 锦瑟和鸣 。
∽ 慈爱的光辉满人间 ∽
2019年盛夏七月 , 郑敏迎来了她的百岁华诞(实际年龄九十九 , 虚岁一百) 。 郑敏的女儿童蔚主持了生日会 , 童家亲人及朋友从五湖四海赶来参加她的生日宴会 。
因为幼年家里的特殊情况 , 郑敏自小便被寄养在姨妈家 , 姨夫发现了她的才华 , 坚持让她读书 , 包括送她去国外深造 , 这才成就了这位女诗人 。 1951年 , 郑敏与同在美国留学、后来成为我国著名中国电子学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人的童诗白在纽约结婚 。 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 , 夫妇二人与大批留美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力返回故土 。 夫妻相伴50余载 , 童诗白于2005年去世 , 他们的儿子童朗一直在国外 , 郑敏就一直由女儿童蔚陪伴 。 大概因为从小远离亲生母亲 , 郑敏格外珍惜跟女儿在一起的日子 , 而童蔚也尽可能多陪伴母亲 。 受母亲的影响 , 童蔚也是文化工作者 , 退休前为报社采访人员 , 且醉心于绘画和诗歌 , 跟母亲很有共同话题 。
每年生日 , 童蔚都会张罗亲戚朋友来给郑敏祝寿 。 郑敏和夫家人的关系特别融洽 。 童家是个大家族 , 科技文化领域名人众多 , 如童诗白的父亲即郑敏的公公 , 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童寯, 三大爷是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先驱者童村;郑敏的同辈除丈夫童诗白赫赫有名外 , 还有中国电子物理学领域的领导专家童林夙、郑敏的妯娌——当代著名画家傅尚媛等 , 晚辈则有国际著名通信专家童文等 。 童家人重亲情 , 纵使天南地北也会尽量赶来 , 用家族感情温暖郑敏 。 除了亲人 , 还有很多文化界名人 , 郑敏诗歌的追随者一起来参加这个盛会 , 诵吟郑敏的诗歌 , 也可诵吟自己的创作 , 文学的气息十分浓重 。
生日当天 , 郑敏一身红衣红裤脚蹬红鞋 , 在大家簇拥下 , 格外精神矍铄 , 喜盈慈祥 。 由于是名人又是寿星 , 和每年生日一样 , 大家都抢着跟郑敏合影留念 , 郑敏依然笑眯眯地坐着 , 等着大家逐个过来拍照 , 无限慈爱 。 孙辈中年龄最小的朵朵也等到了与百岁老人在一起合影的机会 。 郑敏一见小孩就特别开心 , 照片定格在百岁老祖母弯腰面对两岁的小孙女那亲切、慈祥的笑容里 , 口里仿佛在叮咛在嘱咐在诉说在祝福 , 画面极其温馨感人 。
童诗白|诗哲远行 诗魂永存——纪念著名九叶派诗人郑敏先生
文章图片

郑敏与小孙女朵朵互动 。
此时我想起郑敏先生在诗集的序中介绍第五卷《母亲没有说出来的话》时讲的一段话:“母爱实际上是人类博爱思想之源头 , 大而化之 , 是和平、平等、互助、扶弱、济贫、仁爱、慈爱、宽恕等人类一切高尚理想和美德的原型与基础 。 ”从这帧祖孙合影的画面中 , 从郑敏的诗歌中 , 我理解了她所讲的话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意蕴 , 感受到她高雅、睿智、仁慈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充满圣洁母爱与至真至纯的永不泯灭的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