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李奎林又是何许人?李奎林 , 北京人 , 生于清咸丰七年(1857) , 弟兄5人 , 他是老五 , 他的长兄李春元 , 是皮黄班的名鼓师 , 长期在四喜班打鼓 。 他的四兄李春泉 , 是一位名琴师 , 长期在四喜班为梅巧玲拉琴 。 李奎林自幼习鼓 , 拜在和春班打鼓的名鼓琴潘阿巧为师 。 阿巧英年早逝 , 奎林尚在青年 , 艺未成就 , 幸而其四兄李春泉——名琴师沈星培之徒——对其日日监督 , 并在十六岁时即令其搭四喜班演奏 , 随着日月推移 , 李奎林的鼓艺与日俱进 。 他腕力很冲 , 开始以打武戏见长 , 但是渐渐在其兄李四的熏陶下 , 皮黄的文戏甚至昆曲剧目都不在话下 , 昆乱文武不挡 。
光绪十六年(1890) , 李奎林被挑选进升平署 , 在宫内承差 , 当时的名老生谭鑫培、孙菊仙都邀他任鼓师 。 光绪二十二年(1896) , 谭鑫培组班任班主 , 便邀请李奎林作为他私人鼓师 , 两人合作二十余年 , 对谭派艺术的形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
还有一位名鼓师也是沈立成(沈大)的学生 , 那便是鲍桂山 。 不过 , 在宫内承差的沈立成分身无术 , 桂山又转拜叧一打武戏著称的名鼓师郝春年(郝六) 。 经过两位名师的教授 , 鼓艺自然非同小可 , 后来武生泰斗杨小楼入宫承差 , 便由桂山执槌为小楼名剧《长坂坡》击鼓 , 由于其经常在茶园观看杨小楼武戏 , 熟悉杨的技艺 , 所以鼓打得合拍赴节 , 十分恰当 , 从此鲍桂山为杨小楼打鼓三十年 , 成为杨小楼创立的杨派艺术不可或缺的左右手 。 鲍的门徒甚多 , 后多为名鼓师 , 如白登云、乔玉泉等 。
另一打武戏的名鼓师为侯双印 , 他是为梆子班掌鼓者 , 著名梆子艺术家侯俊山、响九霄(田际云)皆请他执鼓 。 梆子班的鼓艺 , 比皮黄班打鼓腕力更冲、节奏更强 , 而且武场中加齐钹伴奏是梆子班创造的 , 皮黄班后来才吸收过来 。 侯双印的儿子侯长清 , 弟子何斌清 , 后来都成为打京剧的名鼓师 。 长清长期担任尚小云的鼓师 , 而斌清更了不得 , 梅兰芳先生年轻唱戏尚籍籍无名时 , 斌清就为梅先生打鼓 , 一直打到1936年 , 梅大师离京赴沪为止 。 大师的多少新戏 , 也都是与斌清一起参与创作的 , 所以梅派的创立 , 斌清也是一位重要的功臣 。
杭子和是不能不提到的一位杰出的京剧鼓师 。 他出于名师沈大名下 , 会戏甚多 , 文武昆乱各戏 , 都能执鼓 。 1918年前后 , 杭子和开始为余叔岩掌鼓 , 二人合作二十余年 , 余叔岩所录制的十八张半唱片 , 其中他打了有一多半 。 人说杭子和的鼓艺 , 凝练雅正 , 两手腕力匀称 , 厚重圆润 , 后成为杨宝森的专职鼓师 , 对于余、杨两流派的创立 , 他与琴师李佩卿、杨宝忠共同付出了心血 。
另一名鼓师白登云 , 是名鼓师鲍桂山的弟子 , 曾与程砚秋合作 , 深得程赏识 , 1934年后成为程砚秋专职鼓师 , 因他深谙程派艺术三昧 。 程先生逝世后 , 白登云又为程派传人赵荣琛掌鼓 , 后又调往中国戏曲学院任教 。 由于他鼓艺精绝 , 没有任何剧目能够难住他 , 因此有“一代鼓王”的美誉 。
文章图片
白登云(右)
乔玉泉长期担任马连良的鼓师 , 又名乔三 , 也是名鼓师鲍桂山的弟子 。 他开始学京剧老生 , 故与唱老生的马连良执鼓 , 两人共事近二十年 , 在台上是默契的合作者 , 在台下是最好的朋友 。 乔玉泉太了解马连良的艺术了 , 马在台上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举手投足 , 唱念做打 , 乔玉泉的鼓都能打在筋节处 , 打出了节奏 , 打出了情绪 , 打出了感情 。 所以这位被尊称为乔三爷的鼓师对于马派的创立 , 功莫大焉 , 是马派的缔造者之一 。
- 平台|科技赋能非遗文化 首件“数字化”越窑青瓷上线试水
- |中国西部高校首例!“驻校作家工作坊”今年将在川大亮相
- |多音字:朴素的“pǔ”姓朴的“piáo”朴刀的“pō”厚朴的“pò”?
- 艺术|科技赋能非遗文化 首件“数字化”越窑青瓷上线试水
- 梅花奖|跟着裴艳玲王晓棠罗扬三位老艺术家看“崇德尚艺 潜心耕耘”
- 研讨会|“杨克、卢卫平诗歌研讨会”关注历史变革与现实点滴
- 艺术|“数字化”的越窑青瓷,登陆数字艺术电商平台
- 平板|兰大生科院“灵魂画手”:让微生物“勾勒”诗和远方
- 平板|兰大生科院“灵魂画手”:一皿一世界,让微生物“勾勒”诗和远方
- |李说一出联之“春来幽谷,桃花妩媚无人见”,如何对下联才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