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文化差异就像镜子 想进步就需要照照( 三 )


译本 , 看重译者的风格与自律
做任何事情 , 都需要具有国际眼光 。 高立志和同行们的共识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 需要有西方文化参照 , 所以 , 他主持开办了“大家小书”译馆系列 。
对于译本 , 高立志强调的是译者 , 讲究的还是版本 。 他很看重那些一辈子只译一本书的老译者 , “吃透了 , 研究透了 , 他的译本就是一个研究产品 。 ”高立志始终认为翻译工作首先是态度问题 , “我们审译稿时 , 凡是读不通的地方基本都有问题 , 就是译者在一些地方没有吃透而硬译过来造成的 。 ”
高立志敬重在翻译工作上具有苛刻态度的人 , “这些人天生适合做翻译 , 比如林一安老师 。 ”高立志和林一安合作出版“大家小书青春版”的《老人与海》 , 是他的一部得意之作 。
为了做《老人与海》 , 高立志比对英文版和几个优秀汉译本 。 他过去一直认为《老人与海》比较简单 , 但对比起来发现真不是那么回事 。 “细读文本会发现有好多语焉不详的东西 。 这本书是海明威在古巴写的 , 原型也是古巴老渔夫 。 为了精确反映情境 , 海明威的写作将大量当地西班牙语糅进了英语 , 所以如果单纯根据英语来翻译就会出不少问题 。 ”林一安被中国译协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 , 他首先是西班牙语资深翻译家 , 又出身于海关职员家庭 , 从小英语就不错 , 还一直研究拉美文学 。
《老人与海》这部海明威的名著一般被定性为美国精神的表现 , 但高立志从林一安处了解到 , 《老人与海》反映的是一种拉美革命精神 。 高立志回忆:“他和我说这个时 , 我脑海里立刻反映出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那张合照 。 海明威无疑是倾向于左翼的 , 他参加了西班牙内战 , 所以林一安说《老人与海》是拉美革命的史诗 , 我觉得基本成立 。 ”
林一安的一些译法 , 开始高立志看不太惯 。 如将第一段的“老人和孩子”译作“老人和小伙子” , 在他的概念中 , 《老人与海》是一位老人和一个十来岁孩子的形象 。 为此他查阅很多资料 , 最后得出了和林一安同样的结论:和老人在一起的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 , 而非弱小孩童 。
另有很多译本将第三人称的动物译作“它” , 高立志认为这有违海明威的风格 。 “因为原文中海明威对动物的表述是‘he’ , 我想海明威要表现的是人与大自然的亲密相伴 , 他不希望人在大自然中过分分彼此 , 所以他对老人、鸟、鱼的称呼都是人格化的 , 如果翻译成‘它’就丧失了这一层意蕴 。 ”
林一安在翻译上有着精确自律:句子尽量不超过20个字 。 “这也与海明威电报式的语言相应 , 是林一安译本的鲜明风格 , 而我们的大部分译本没有风格追求 , 甚至有的是汉语对汉语改写的结果 。 ”高立志说 , “《老人与海》早期比较重要的汉译本包括张爱玲、余光中、海观、赵少伟诸先生的 , 后来阅读最为广泛的是吴劳先生的译本 , 因为上海译文出版社买下了海明威版权 。 海明威公版后译本就满天飞了 。 ”
林一安版《老人与海》 , 高立志的得意之处在于 , 它反映出了自己的编辑思想 。 “《老人与海》文本很短 , 三四万字 , 这是很多编辑不愿意碰的 。 因为利润空间薄 , 文字少也难撑起一本书 。 ”高立志说 , “市场上的《老人与海》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 或者是中英文对照的形式 , 而我做的这版却干干净净 , 就是《老人与海》中文文本和插图 。 ”
插图作者是插画界大名鼎鼎的雷蒙德·谢泼德和查尔斯·图尼克利夫 , 他俩为伦敦“重印书”学会1953年版《老人与海》做了漂亮而精致的插图 。 “极好!”高立志评价 。 林一安版《老人与海》中译本插图均出自该版书 , 但现在只是部分选入 。 “如果条件允许 , 将来我想把原著的图全部弄过来 。 ”高立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