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党|50年过去了,我们还是爱着《教父》( 二 )


最显而易见的生与死的对照成为影片视觉方案的基础:男人们在昏暗的房间里见面谈生意 , 那些房间都紧闭房门 , 甚至在白天都要开着灯;故事就在这个隐蔽的夜行世界和阳光下妻儿绕膝的明媚世界之间来回穿插 。 在黑暗中 , 黑社会的交手步步惊心 , 让人觉得这种隐秘的生活有着独特的恐怖的诗意;对于这些男人(甚至可能对于局外的女人也是一样) , 这种黑暗比屋外灿烂的阳光更加真实 。 这种明暗对比太像歌剧布景了 , 它的象征意义也非常坦白 , 完美地表达了电影素材的本质 。
黑手党|50年过去了,我们还是爱着《教父》
文章图片

明暗对比也与片中人物信奉天主教这个背景有机地融合:天真无知对比见多识广——在这个意义上 , 见多识广就意味着罪恶 。 这种明暗对比就是一种视觉风格 , 因为室内设计的黑色中透出深棕色暗影 , 这种戈雅[6]绘画里特有的色调让人联想到更早的历史时代(无论多么不合理);而阳光明媚的花园 , 色调很柔和 , 像挂历上的图片一样漂亮 , 好像在诉说着自己不复返的过去 。 尼诺·罗塔在配乐上使用了一些过去的流行歌曲为影片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情绪 , 并且在某一个高潮的情节点上逐渐变强——这种音乐风格既是意大利歌剧 , 也是四十年代影片所独有的特点 。
02.
一个粗糙而带着圣光的怪兽
保利娜·凯尔
Pauli ne Kael
白兰度本来可以把维多阁下演成一个崇高的老武士、一个高贵的杀手 , 也是一个慷慨的领头羊式的族长 , 但他却尽量把他演成了一个普通人 。 他没有利用鼻梁高耸的侧面和雕塑一般伟岸的脑袋——那颗脑袋现在已经变成罗丹雕刻的巴尔扎克像——因为他演戏并不是为了展现雕像般的贵族气质 。 低沉又沙哑的声音从歪了的嘴和紧咬的牙缝里冒出;他有一张狡猾好斗的饱经风霜的老人的脸 , 下巴总是不屈服地向上抬着 。 在维多阁下受伤以后 , 沙哑的嗓音产生的效果尤其好;人们几乎认为是那粒打中他的子弹让他的声音变沙哑了 , 他们甚至希望在这之前他的声音不沙哑才好呢 。白兰度让维多阁下不怒而威 , 使他给人带来的威胁感并不表露在肢体上 , 而是更深地隐藏在他的内心 。
近年来白兰度的表演圆熟了很多 , 不像以前那样点火就着 , 因为没有了那种突然而至的猛烈爆发的情感 。 他的表情更微妙了 , 少了很多表演的痕迹 , 他让自己被角色灵魂附体 。 他看起来似乎已经超越了那种把他变成滑稽人物 , 有时还让其他演员茫然无措并且使剧情过于直白地自我戏仿 。 他并没有像很多著名演员那样变得越来越“老油条”——恰恰相反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那种表演中的做作在他身上越来越少 , 他现在看起来像是更加贴近生活了 , 并且依靠本色在进行表演 。 他塑造的教父是一个粗糙而带着圣光的怪兽 , 因为他让人想起的并不是电影里的那些高大魁梧的神圣的怪兽[像安东尼·奎恩那样的] , 而是真实存在的怪兽 , 这让这个人物更加具有力量——那些老家伙背负着永无休止的江湖积怨和祖祖辈辈的世仇 , 内心早已油尽灯枯 , 那些怪兽老得自己都系不上鞋带了还忘不了过去的交易里所有微小的细节 。
黑手党|50年过去了,我们还是爱着《教父》
文章图片

黑手党|50年过去了,我们还是爱着《教父》
文章图片

没有人像白兰度那样在镜头里把老人演得那么好 , 他一步步地带着维多·柯里昂走向生命的终点;当他走进阳光明媚的世界 , 这只怪兽在太阳底下睡觉的时候几乎又天真如初了 。 这个角色笼罩在回声、阴影以及静谧中 , 他的威力就暗藏在沉静的盔甲之下 。 白兰度为维多阁下赋予了他自己独有的神秘和威武的气质:这个角色没有被阐释 , 然而我们就是赞同他并且相信他一定会是地下世界的霸主 。 白兰度并没有主导这部电影 , 然而他却给故事赋予了要凌驾于普通的帮派火拼和家族斗争之上所需的传奇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