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伊伯特
Roger Ebert
维多·科利昂是整部影片的道德核心 , 他老迈而睿智 , 反对毒品交易 。 堂·维多深知 , “私酒、赌博……甚至女人”都不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安 , 但毒品在他眼中却是一项肮脏的生意 , 他在黑手党高层会议中力陈己见的一幕是片中最精彩的场景之一 。 这一段暗示我们 , 教父的世界里不会有毒品 , 只有“没有受害者的犯罪” , 而制裁总是来得迅速、公平 。
我以这种形式陈述我的论点 , 是为了指出科波拉采取了多么巧妙的手法构建整部影片 , 以使观众对他的主人公产生同情 。 黑手党绝不是什么慈善机构 , 更不是平民百姓的保护伞 , 而科利昂家族也未必比其他势力更仁慈 , 然而 , 当老教父倒在他的西红柿田间死去的那一刻 , 我们却仿佛看到了一位巨人的陨落 。
03.
一种对于复杂事物探索的反思
罗杰·伊伯特
Roger Ebert
《教父》的剧本只遵循一条公式 , 那就是 权力在世代间传承的经典模式 。 故事的结构十分精巧 , 前后情节相互呼应 。 注意以下情节:落魄的歌手强尼·方坦含泪乞求教父的帮助 , 导致一位好莱坞大亨醒来时在床上发现爱马的残骸;教父告诉送葬人“某一天 , 我会请你帮我一个忙 , 这一天或许永远不会到来……” , 而当这一天果然到来时 , 送葬人接到的指令却不是复仇行凶 (像传统电影中会出现的一样) , 而是为堂·维多的儿子修整遗容 , 使他的母亲不必目睹儿子残缺不全的尸体;一个女人“打错了”电话 , 却导致桑尼(詹姆斯·坎饰)落入圈套 , 惨遭杀害 。 这些情节环环相扣 , 你必须回头想一想才能理清事件间的联系 。
影片标题的讽刺之处在于这一头衔最终指的不是父亲 , 而是儿子 。 影片开始时 , 迈克尔不但没有涉足家族生意 , 而且还准备和美国新教上流社会出身的凯·亚当姆斯(戴安·基顿饰)结婚 , 后来他在医院里通过搬动父亲的病床救了父亲一命 , 并在昏迷的老人耳边低语:“我现在和你在一起了 。 ”从此 , 他的人生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
文章图片
保利娜·凯尔
Pauline Kael
每当有人说人的阅读速率因人而异的时候我就会觉得电影很神奇 , 因为它可以通过让观众坐在一起“解读”电影的方式一举解决阅读不同步的问题 。 当一部电影有如此多原著小说里的细节 , 这个问题似乎难以克服;然而 , 尽管《教父》内容繁复 , 它的情节展开得却很从容 , 所以我们并没有感到匆忙也没有焦躁不安;这部影片在连贯的叙事里含有一种古典的庄严 。但是科波拉的观念却是特别现代的——比很多表面佶屈聱牙的电影更具现代感 。 雷诺阿的开放性大多表达了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对于人和山水的热爱 , 他的风格是一种皈依感 。 科波拉的开放则是一种对于复杂事物探索的反思 , 他觉得没有必要评论他自己展示给我们的东西 , 他也不想以这样或者那样逼迫我们的方式来削减镜头中的意义 。 他认为这种复杂性会自然而然地吸引观众 。
这些歹徒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 , 可是我们这些局外人看着却被吓破了胆 。 正如罗伯特·沃肖在四十年代晚期所说的 , 如果电影里的匪徒曾经象征着“那些我们想成为但又害怕成为的人” , 如果他们表达了“一些美国人拒绝现代生活的品质和需求的一种心理 , 也就是对‘美国精神’的拒绝” , 这样的观点已经不属于当今的时代了 。 在《教父》里 , 我们把有组织的犯罪看作自由企业和政府政策的一种面目可憎的象征性的外延 , 一种在美国最坏的外延——那就是世仇所引发的暴行 。
- 电影|87岁老戏骨王心刚,与妻子相爱50年不离不弃,网友:老艺术家
- 黑手党|高分犯罪片《情枭的黎明》,两大奥斯卡影帝带来别样风采
- 角色|74岁TVB老戏骨最红时未婚先孕选择息影与丈夫结婚50年恩爱如初
- 教父|80万人打出9.3!封神50年的《教父》,被300多部电影“抄袭”
- 黑手党|豆瓣9.3,他被封神,无人不服
- 李幼斌|《闯关东》过去了12年,当年的主演们后来怎么样了?
- 角色|还记得50年代悬挂在影院的前苏联22大明星吗?其中还有乌克兰演员
- 总汇|“功夫巨星”成龙纵横影坛近50年,主演电影票房数据总汇
- 黑手党|《教父》上映50年,你真的看懂这部“殿堂级”电影了吗?
- 因为|30年过去了,她凭什么还是中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