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为小孩子写大文学 “陈伯吹奖”再出发( 二 )


童书、儿童文学无疑是增强彼此理解的重要纽带 。 徐美玲举例说:“2020年疫情在全球肆虐的时候 , 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张明舟发起‘全球抗疫童书互译共读’行动 , 向世界传播中国儿童在疫情下的生活 。 该项目获得广泛关注 , 11本中国原创抗疫童书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版本 , 并上线放在78个国家的4.5万个图书馆中 , 有些会员国还提交了自己国家的原创绘本 。 ”
中日韩三国发起的“祈愿和平”绘本计划则是区域合作的成功典型 。 该计划曾组织创作者在南京研讨 , 该计划推出的绘本 , 如中国画家姚红创作的绘本《迷戏》 , 不仅帮助孩子们了解二战历史 , 也将爱与和平的种子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
“处于同一华语文化圈的各个地区 , 共享一套互通但也存在差异的文化体系 , 更加容易互相理解 。 而使用中文写作的童书无需翻译就能阅读和理解 , 有利于促进华语文化圈内的交流、互动 。 ”徐美玲认为 , “优秀童书作品里包含着一致的价值观念 , 比如诚实、友爱、关爱他人、努力……大家痛着相同的痛 , 爱着相同的爱 。 在这样的基础上 , 好的作品会超越国界 。 ”
小孩子读“大文学” 扩展认识自我与感知世界的方式
20世纪50年代 , 陈伯吹在《谈儿童文学创作上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著名的“童心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 , 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 , 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 以儿童的耳朵去听 , 以儿童的眼睛去看 , 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 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 。 ”
在另一篇文章《论童话》中 , 陈伯吹提醒创作者不要写那种“头疼医头 , 脚疼医脚”、带有“教育上的狭隘功利主义倾向”的童话 。 他对于这种宣教式童话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伸着指头训斥式的道德教训 , 这正像给一棵青葱葱、活生生的小松树钉上了一个指路标 。 ”
从亲自创作到发掘创作者 , 陈伯吹一生都在践行“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理念 。 他笔下那只连一只蝴蝶都捕不到、却总把“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个耗子”挂在嘴边的“一只想飞的猫” , 现在依然是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讲的“睡前故事” 。 故事里那只常常闯祸、一事无成还嘴硬的猫 , 明明浑身缺点却又莫名可爱 , 孩子看了乐不可支 , 大人看了也觉得似曾相识 。
“好的作品会兼顾思想性、文学性或艺术性以及儿童的接受能力 。 ”徐美玲说 , “陈奖”坚持倡导“为小孩子写大文学” , 而“大文学”不仅仅指启发孩子思考人性或者爱上文学艺术等“远大目标” , 也应有包容性 , 关照不同群体中的个体 。 “比如 , 一个害羞的人如果能在书中看到其他类似的人如何发展自我 , 他便能以此为榜样 , 从而帮助到他自己 。 ”
“大文学”有丰富的内涵 , 徐美玲希望参与本届“陈奖”评选的创作者可以充分施展创意 , “提供创新的文本 , 可以扩展读者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 。 我想 , 这也符合‘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宗旨” 。
【个人简介】
陈伯吹(1906-1997) , 原名陈汝埙 , 上海市宝山区(原江苏省宝山县)人 ,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奠基人 , 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 。 1952年2月加入民盟 , 同年12月任新中国第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副社长;1954年调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编审 , 负责编辑中小学教科书 , 同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教授;1957年5月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专业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研究家 。 曾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1924年创作了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模范同学》(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时易名为《学校生活记》) , 先后创作出版《一只想飞的猫》《飞虎队与野猪林》《摘颗星星下来》《童话城的节日》《海堤上遇见一群水孩子》《好骆驼寻宝记》等童话、小说和散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