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从稳定国企单位到成为隐居者,非社交恐惧的他,为什么将自己隐居?

杨牧|从稳定国企单位到成为隐居者,非社交恐惧的他,为什么将自己隐居?
文章图片

杨牧|从稳定国企单位到成为隐居者,非社交恐惧的他,为什么将自己隐居?
文章图片

被动封闭在家里 , 人会有一种失去自由的恐惧 。 起初是物质方面的 , 随后是精神的无所依托 , 渐渐的 , 一切都变得荒诞 , 现实被扭曲 。
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 , 是一个主动封闭在家里的人 。 他曾经在工厂修飞机 , 但后来他闭门不出 , 沉浸在物品和电影的世界中 。 你也可以称呼他们为“家里蹲”、“躺平的人” , 或者像我们一样 , 把这些人叫做当代的“隐居者” 。 不过 , 隐居者也各有不同 。
我们依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他们(或我们)走向了封闭的生活?——也许没有答案 。
撰文 李颖迪
编辑 谢丁
开放的世界
封闭的人
1
杨牧独自住在一间公寓 。 公寓在十九层 , 很高 。 他在窗户上贴了一层磨砂 , 这层磨砂将他与世界隔绝开 , 他无法透过窗户看见天空 , 看见鸟 , 看见对面正在修建的丑陋楼房 。 这四年来 , 他不和人交往 , 也不和人说话 , 活得像一个影子 。
长期一人生活 , 杨牧养成了许多习惯 。 房间总是那么安静 , 他开始收集那些为数不多的声音 。 热水器的滋滋声 , 电饭煲煮饭时沸腾的声音 , 冬奥会花滑表演运动员的冰刀划过冰面的声音 , 纪录频道中藤蔓生长的声音 , 他用筷子将食物送入口中后咀嚼的声音 。 他将它们全部录了下来 , 在电脑里分门别类地存放着 。
他细心分辨门外快递员和外卖员走路的脚步声 。 每次点外卖 , 他都会在订单里备注:“不要敲门!不要打电话!放在门口!”像个警告 , 但外卖员仍然咚咚地敲门 。 后来他就不点外卖了 。
睡眠也开始形成自己的节律 。 每隔几个月 , 他的睡眠就会开启一次循环 。 第一天晚上十一点睡 , 次日六点醒 。 第二天凌晨一点睡 , 次日八点醒 。 第三天凌晨三点睡 , 次日十点起 。 有时是下午两点睡 , 晚上十点起 。 黑夜和白天不再是泾渭分明的界限 。 睡不着时 , 他就起来看电影 。
有时他会出门买菜 。 有一次 , 他在超市里买来一袋馒头 , 其中一个馒头像被老鼠啃过似的 。 他将这个馒头一直存在冰箱 。 他几乎不扔东西 。 按照他的解释 , 他尽可能保存他生活中的所有痕迹 , 就好像那些物品已经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
因此他的家中存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 。 首先是那些曾经真实属于他的:穿过的衣服 , 鞋子 , 恋人送过的MP3 , 明信片 。 但更多的是那些他独居后生活的痕迹 。 在冰箱旁边 , 他一共放了十六个纸箱 , 其中一些装着他使用过的所有外卖盒 。 他一个也没有扔 。 外卖盒装过难吃的牛肉面、宫保鸡丁 , 有些是铝制薄膜的方形外卖盒 , 有些则是纸质的 。 他将它们清洗干净 , 再将它们叠在一起 。
一个纸箱里装满了各个餐厅赠送的纸巾 。 一个箱子装着纸质咖啡杯 , 如果细心的话 , 可以看到那些杯子上印有不同活动的印花 , 春天时是樱花 , 圣诞时是帽子 。 一个箱子放满了披萨盒 。 一个麻袋放的是塑料饮料瓶 。 还有随咖啡赠送的黄糖 , 随薯条赠送的番茄酱、薯片桶、洗洁精桶、护手霜 。
在杨牧租来的这间屋子 , 这些物品像待在一个现代生活博物馆 , 各有各的位置 。 他不会轻易移动它们 。
也有一些物品曾经拥有过生命 。 比如柠檬水中的柠檬 , 滤过的茶叶 , 剥去米粒的玉米芯 , 削下来的橘皮 , 褪去的鸡蛋壳 , 鸡的骨头 。 (他将肉剔干净 , 骨头留下来 。 )空气带走了它们的水分 , 逐渐干枯萎缩 。 还有他的头发 , 剃须刀刮下的胡须 , 从耳朵里掏出来的碎屑 , 都存放在小的透明收纳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