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屏幕上的“广深故事”去哪儿了?

江冰
近年来 , 在最具大众媒介传播力的影视圈里 , 似乎讲述一线都市故事的作品多发生在北京和上海 , 从2020年热播的电视剧《什刹海》《三十而已》 , 到前不久引起热议的沪语电影《爱情神话》 。 那么广州呢?财富之地 , 千年古城 , 生活方式独一无二 , 移民大省 , 深圳 , 奇迹之城 , 在改革开放的巨变中成长 , 多少奇人奇事 , 风云变幻 。 万众期待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广深故事又在哪里呢?是不是随着广东工业化时代的崛起渐渐消失了呢?
屏幕|屏幕上的“广深故事”去哪儿了?
本文图片

答案是否定的 。 恰恰相反 ,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 重新审视脚下这片故土 , 重新理解本土文化 , 寻找到广东文艺创作的“出口” , 正是广东地域文化“本土叙述”的最终指归和愿望所系 。
【屏幕|屏幕上的“广深故事”去哪儿了?】值得一提的是 , 作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 ,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岭南文化的契机 。 以广州为例 , 作为千年商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 它已经在历史上构成欧洲乃至世界想象中国的最初来源之一 。 这种形象实际上指向了岭南文化中的都市色彩和现代气质——海洋性与世界性 , 前瞻性和开放性 , 在今天大湾区的文化建构中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 它不时地提醒我们 , 观念的落后是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 。
屏幕|屏幕上的“广深故事”去哪儿了?
本文图片

除了保持文化观念的领先 , 基于广东地域文化的文艺创作 , 特别是长篇小说 , 还有两个方面亟待提升——第一 , 讲好广东故事 , 需要高超的语言艺术技巧 。 对于今时今日深受读图时代与互联网文化影响的青年读者 , 作家们需要认真研究这个受众群体 , 作品没有传播 , 就没有读者、没有效果 。 如何才有良好的艺术效果?离不开新颖的故事、精巧的结构和精致的语言艺术技巧 , 必须最大程度地调动文学自身的魅力 , 方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 对于需要“长度、密度、深度”的长篇小说来说 , 如果缺少复杂与深度、激情与变化 , 节奏依旧缓慢、滞迟 , 文笔偏于拖沓 , 想象力受到束缚 , 艺术手法相对陈旧 , 那这样的作品是很难引人入胜的 。
第二 , 凸显地域文化个性是广东文学“走出去”的有效路径 。 在这方面 , 广东作家阿菩的《十三行 》系列 , 是广东本土文学一个重要突破 。 小说中的本土事件、本土人物、本土语言融入、本土文化气息 , 以及小说造势、商道阐释、商战激烈、清朝羊城氛围、潮汕闽南民俗、各式人物刻画 , 均可圈可点 , 岭南文化借由小说变得容光焕发 。
屏幕|屏幕上的“广深故事”去哪儿了?
本文图片

广东作家吴君的长篇小说《万福》则依托于作者对深港两地互动交流的观察 , 包含了关于“时间”与“空间”的延续性思考 。 小说开场便独具大湾区特色 , 香港风与深圳风交汇碰撞 , 带出一场大戏的各个角色 。 作者在粤语方言的吸纳、广东民俗的生动描述上 , 都进行了不懈的尝试 , 对广东“本土化”创作带来有益启示 。
有人说:一个作家首先拼生活 , 其次拼技巧 , 最后拼人生感悟 。 广东的小说家大多对生活有着丰富的积累 , 对社会万象有着长期的观察 。 期望他们开阔视野 , 博采众长 , 从理性上把握处理好艺术作品表层叙事与深层叙事之间相辅相成的微妙关系 , 同时反复琢磨艺术表达的多种方式 , 努力让作品的艺术表达力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