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焘|70年日记(下)|夏承焘日记全编出版的背后,是吴家父女近30年的努力( 三 )


吴蓓最早知道夏承焘的名字 , 是从奶奶那儿 。
奶奶经常跟她提到一个人 , 用浦江话念:幺塞塞 , 幺塞塞 。
这个“幺塞塞”是谁啊?奶奶说 , 就是夏承焘 , 夏先生 。
1961年7月31日:“得吴彰垒(注:吴战垒原名吴彰垒)书 , 寄来数诗 , 甚好 。 学生中少有其匹矣”;
1961年9月9日:“午后与吴彰垒往博物馆 , 为中华书局借得《海日楼札丛》二册、《法海一勺》一册 。 西湖秋阴如画 , 孤山下荷花已放 。 途中与彰垒谈学甚多”;
1961年12月19日:“夕吴彰垒来久谈 , 交来《白石词笺》补注卅余条 。 示以《词例》及《词林系年》 。 章垒(注:日记稿本记为章垒)劝予作提高科研 , 勿分心于普及工作”;
1962年2月18日”:“夕吴彰垒来 , 云为予往访张冷翁(张宗祥) , 请处一方来 , 感其热情”;
夏承焘没有亲生子女 , 吴常云是继子(吴无闻之子) 。 奶奶说 , 夏先生很喜欢你爸爸的 , 想让你爸爸做义子 。
但是 , 爸爸是长子 , 奶奶觉得长子不宜过继 , 最后没有同意 。
夏承焘|70年日记(下)|夏承焘日记全编出版的背后,是吴家父女近30年的努力
本文图片

1977年夏 , 夏承焘与继子吴常云于承德避暑山庄
父亲15岁时 , 爷爷就去世了 。 父亲在杭大求学期间 , 夏先生不仅在学业上是他的导师 , 在生活上也给予诸多照顾 , “所以在我爸爸心里 , 夏先生恐怕不仅是他的老师 , 还有一种父亲的情感在里面 。 ”
《日记全编》第一册 , 刊登了两张照片 。 1984年12月5日 , 一个定格 , 夏先生与众人握手 , 开怀的笑 。
夏承焘|70年日记(下)|夏承焘日记全编出版的背后,是吴家父女近30年的努力
本文图片

1984年 , 夏承焘先生从事学术与教育工作六十五周年庆祝会现场
第二天(12月6日)的日记 , 由吴无闻代记——晚年夏承焘日记 , 大部分由她代笔 。 这是《光明日报》一版的剪报 , 沿着版式剪成L形 , 贴在笔记本上 。 简讯第一段:中国社会科学院、杭州大学十二个单位 , 昨天在北京政协礼堂联合举办庆祝会 , 祝贺我国著名教育家 , 被誉为“一代词宗”的夏承焘先生从事学术与教育工作六十五周年 。
夏承焘|70年日记(下)|夏承焘日记全编出版的背后,是吴家父女近30年的努力
本文图片

夏承焘1984年日记稿本 , 吴无闻代记
那天 , 杭州的几个学生都赶到了北京 。 晚年 , 夏承焘很多事不记得了 。 庆祝会上 , 提到吴战垒——吴战垒 , 我知道 , 是我最喜欢的学生 。 夏先生说 。
这个瞬间 , 后来 , 吴战垒跟两个孩子说起很多次 。
《日记全编》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的下午 , 吴蓓坐在父亲工作过的浙古会议室 , 想到这里 , 落了泪 。
夏承焘有很多著名的学生 , 随便举几个例子:翻译莎士比亚的朱生豪 , 语言文字学家任铭善、蒋礼鸿 , 园林建筑家陈从周 , 戏曲小说专家徐朔方 , 台湾散文名家琦君(潘希真)(写了著名的《橘子红了》) 。 而继承了先生词学一脉而卓然成家者 , 则有吴熊和等 。
夏承焘最喜欢三个弟子 , 首为朱生豪 。 日记里 , “朱生”多次出现 , 总要感叹 , 这人真有才 , 就是身体太弱了 , 体育考试不及格 。
其次为任铭善;晚期 , 就是吴战垒 。
吴战垒并不是夏承焘的研究生 , 为什么要整理《天风阁学词日记》和八卷本的著作集 , 也有人觉得疑惑 。
1959年 , 吴战垒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 。 1963年毕业 , 夏先生让他继续读研究生 , 但家里无法支持 。 毕业后 , 他就去浙江人民出版社工作 , 作为长子 , 要挣钱帮妈妈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