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 三 )


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
文章图片
(传)南宋 赵昌《草竹图》
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
文章图片
笹山伊成(荣博)摹《草竹图》(木挽町狩野家摹本)
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
文章图片
江户时代 狩野荣信《草花群虫图》
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
文章图片
【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江户时代 渡边华山《市河米庵像》
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
文章图片
明 陈录《新梢带月图》
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
文章图片
市河米庵《新梢带月图》考证 , 收于《小山林堂书画文房图录》(1848)
现存东博的市河米庵旧藏中国书画 , 大约有八十件之多 , 是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日本19世纪民间收藏中 , 保存最为完美的收藏作品群之一 。可称之为“米庵的时间胶囊” , 其重大意义有二:第一 , 可知19世纪中日交流中所流通的中国书画的具体面貌 。虽然其中不乏赝品 , 不过这些物品能被视为当时浙苏地方商贾买卖的结果 , 反映了当时东南沿海地区书画市场、物质文化的实情 。第二 , 东京国立博物馆不像故宫博物院、卢浮宫、普拉多博物馆等 , 是继承前代帝王的财宝 , 革命后变成国民博物馆的 , 而是在1872年(明治五年)成立时就是产业博物馆 , 与皇室或将军家的历代收藏无关 , 后来逐渐加强其美术、历史博物馆的性质之后 , 借由收藏家们的善意捐献 , 才形成了现在的收藏 。米庵家族的收藏和其遗属的捐献活动 , 真可谓是日本江户时代到近代市民社会的桥梁 , 决定了东博亚洲美术收藏的方向 。
三、新渡品──博物馆、文化财、中国学
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
文章图片
明 王建中 《草书五言律诗轴》(左);江户时代 市河米庵《草书五言律诗轴》(右)
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
文章图片
明 王绂《秋林隐居图》
博物馆|千年宝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和其故事
文章图片
明 文伯仁《四万山水图》
江户末期至明治初期 , 近代西洋式教育刚起步 ,  大部分日本人所受的还是乡村汉学塾的教育 , 汉学无疑是他们经世济民、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 。因而许多日本实业家、政治家、学者、书画家喜欢跟罗振玉等中国知识分子积极交友 , 首相犬养毅(1855—1932)也是其中一人 。他常与内藤湖南、罗振玉等往来 , 热爱中国书画 , 文史修养颇深 。尊敬中国知识人的教养 , 特别喜欢明末清初的忠臣的字画 , 如倪元璐《书画册》上就有他书写的题跋 , 赞扬其高洁的人格 。由此看来 , 20世纪初期日本社会的中国书画收藏与同时期兴起的欧美个人或美术馆的中国书画收藏不一样 。后者是从“他者”“异文化”或“艺术品”的角度进行收藏 , 前者还是以汉学教养为基础 , 且是与中国知识分子直接交往的结果 , 同时还同对于古典中国道德伦理的憧憬颇有关系 。这一中国书画收藏的风潮一直延续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 , 出版了许多中国美术的研究图版和收藏目录 , 直到藤井有邻馆(京都 , 1926)等私人美术馆开设为止 。值得注意的是 , 日本的西洋美术收藏也同时兴起 , 如松方幸次郎(1865—1950)收藏西洋印象派作品等活动亦是在20世纪10至20年代(现上野公园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基础) ,  冈山的大原美术馆的开馆则是在1930年 。其实无论是收藏中国艺术品还是西洋艺术品 , 这两者的动机是相同的:在近代社会刚成立的迷茫中 , 渴望人生理念的人士们 , 有些去中国古代找寻自己的理想 , 有些则去西洋近代社会中寻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