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 , 本课该讲“又”部的三个汉字:“右、厷、叉” 。 这三个字 , “右”字在171课已经详细讲过 , 本课不再详说 , “厷”是“肱”的本字 , 也并不常用 , 而“叉”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 , 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 , 因此 , 本课的重点汉字是“叉” , 关于标题中提到的簪和钗的区别 , 详见文末最后一段 。 三个字解说如下:
1、右 。 读yòu 。 《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手口相助也 。 从又 , 从口 。 ”注意 , “右”字在前面的“口”部已经出现过 , 这里是重出 , 但解释稍异 , 许慎认为“右”是会意字 , 本义是帮助 , 既从口 , 又从手 , 因此 , 我们在“口”和“又”部都见到这个字 。 关于右的六书分类 , 李学勤《字源》中 , “口”部的“右”归为形声字 , “又”部的“右”归为会意字 。 是因为这两部的学术分管人不同导致的分歧 。 实际上 , 右的本字是“又”(甲骨文中没有“右”) , 即右手的象形 , 后来出现“右”字后 , 具体构字原因很可能就是许慎说的“会意” , 帮助 , 可以从口 , 也可以从“又” 。 我们暂不改变旧说 , 仍然沿用许慎的说法(之前的171课 , 我们并没有对右进行六书归类):“右”是会意字 , 本义是帮助(佑助) 。
本文图片
(帮助)
“右”本义之外的用法 , 请见171课 。
“右”的小篆写法如图:
本文图片
(右的小篆写法)
2、厷 。 读音有两个:
(一)gōng 。 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 , 给出的解释是:“臂上也 。 从又 , 从古文厶 。 厶 , 古文厷 , 象形 。 肱 , 厷或从肉 。 ”会意字 。 本义是臂的上部 , 就是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 实际上就是“肱” 。 厶是厷的古文写法 , 象曲臂之形 。 “肱”是厷的或体 。 从肉 。
本文图片
(肱)
《汉书·王莽传中》:“日德元厷右 , 司徒典致文瑞 , 考圜合规 。 ”颜师古注:“厷 , 古肱字 。 ”太阳象征德政 , 好像皇帝的右臂 , 即大司徒 , 负责实现文治 , 要注意融和 , 合乎圆规 。 《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汉哀帝爱贤 , 与之日卧于殿上 , 以手厷枕贤头 。 ”就是让头放在臂上 。
(二)hóng 。 这个读音出自《集韵》 。 同“宏” 。 大通 。 《集韵·耕韵》:“厷 , 大通也 。 通作宏 。 ”
厷的小篆写法如图:
本文图片
(厷的小篆写法)
3、叉 。 读音有五个:
(一)chā 。 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 , 给出的解释是“叉 , 手指相错也 。 从又 , 象叉之形 。 ”指事字 。 本义是手指相交错、交叉 。 因为我们无法查到叉字的古文字字形(最早的字形就是小篆) , 我们仍沿用许慎的解说 。 《玉篇·又部》:“叉 , 指相交也 。 ”
本文图片
(手指交叉)
“叉”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
(1)歧头的器具或兵器 。 比如:钢叉;饭叉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 。 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 。 因之凡岐头皆曰叉 。 ”苏轼《答秦太虚书》:“每月朔 , 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 , 挂屋梁上 , 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 , 即藏去叉 。 ”
- |【方志文苑】跋评《我与地方志二十年》‖罗保平 颜越虎
- 曹禺|曹禺名作《雷雨》率先登场,十二部好戏接力上演
- 赵孟|赵孟《蜀山歌》欣赏:拓本估值2个亿,全篇书法炉火纯青
- 华喦|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华喦《山水册》欣赏
- 齐白石|曾梦家山看花果——齐白石《十开蔬果花鸟册》
- 春山图|历代《春山图》:水墨春天VS青绿春天
- 怀素|怀素草书《千字文》赏析
- 乙瑛碑|《乙瑛碑》,汉隶之最可师法者
- 王献之|王献之《中秋帖》高清附释文
- 法国|他来自沙漠,他的书化为灰烬 |评雅贝斯的《问题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