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情|林黛玉“发疯文学”网络走红 红学家:年轻人也需要引导】( 二 )


其话语符合当下年轻人文化心理
针对林黛玉“发疯文学”上热搜这一网络现象 , 北青报采访人员采访了长期研究网络语境下红学传播文化的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辽阳市红学会秘书长夏晓宁 。
在去年7月底于北京香山饭店举办的“纪念新红学100周年”学术论坛会议上 , 夏晓宁曾以《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化传播元素传播初探》为题 , 探讨了寻找经典读本与当下受众的衔接渠道 , 尝试以经典文化元素传播调动年轻人回到文本阅读的兴趣 , 使《红楼梦》在新时代仍然以活的经典的方式存在 , 并以此重新建构《红楼梦》的影响力 , 将这部经典名著的文化元素传递给新一代人群 , 成为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情感和审美态度 。
在夏晓宁看来 , 网友将林黛玉“发疯文学”推上热搜这种方式没有什么不好 。 之所以网络流传更多的是林黛玉 , 网络文学创作有很多也以林黛玉为主 , 是因为这个人物更能引起现代读者的兴趣 , 她自我、真性情、有才情 , 而且热搜上不止一次提到黛玉 , 包括一些黛玉体小视频 。
“网络的本质属性更倾向社交平台 , 林黛玉‘发疯文学’上热搜且阅读量过亿说明关注的人多 。 而众说不一 , 说明有人在讨论 。 大部分都还是出于喜欢她的这种语言体方式 , 觉得可爱、有趣、真实、过瘾 。 ”夏晓宁称 , 这其实也是爽文在社交话语中的一种体现 , 符合当下年轻人想怼人还想怼得特别、怼得有才情有文化的心理 。 只有被传播被喜欢 , 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 , 反过来 , 更多的关注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去回归到文本阅读 , 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林黛玉这个人物和《红楼梦》这本书 。
延伸
年轻人二度创作在平淡生活中找乐趣
“发疯文学”会成经典流传的一个痕迹
对于网友结合当下一些年轻人的职场情感生活状态 , 对这原著里的林黛玉的语句又进行了当下生活化的解读和修改 , 夏晓宁表示 , 网络上确实很多年轻人在原话的基础上二度创作 , 这种创作就是网络属性 , “我个人认为年轻人可能是想通过这些话来表达自己有才情有文化 , 且用这样的话语方式在平淡的生活中自找乐趣 , 说不上无奈或是宣泄 。 ”
夏晓宁称 , 也看到有人怕将来提到《红楼梦》、提到林黛玉的时候会以为林黛玉文学就是发疯文学 , 其实不用怕 , 在将来的年代里这可能会成为红楼梦经典流传过程中的一个现象 , 是经典流传过程中的一个痕迹 。
此外 , 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怼人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 , 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 , 有断章取义之嫌 。 对此 , 夏晓宁认为 , 读书总是能还原真相的 , 时间也能 , 而且文学经典能流传百年的都没有那么脆弱 。 “我们这么多年的文化教育结果也没有那么脆弱 。 只要念过书 , 一般都知道《红楼梦》 , 了解林黛玉不止会怼人 。 所以说断章取义倒也没那么严重 。 ”
在夏晓宁看来 , 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 , 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 , 经典仍然还是经典 , 这个不用担心 。 经典只有传播了 , 才有价值 。
“其实有时候一曲笛音就会有一段乡愁 , 一个林黛玉就会想起一部《红楼梦》 。 有人讨论总归是好事 , 虽然许多人看不上‘发疯文学’这个提法 , 认为很渣 , 但具体到话语里面并没有大问题 , 且看且说且有趣吧 。 ”夏晓宁坦言道 , 如果再有更多的文学引导 , 就更好了 。文/本报采访人员 张恩杰
统筹/刘江华
【编辑: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