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空中俯瞰 , 前朝宫殿遗址位于明中都宫城正中 , 地表有明显的“中”字形台地 , 依中轴线对称 , 高出外侧地表约2-3米 。
早在1981年 , 明史专家王剑英先生进行了调查并推测了前朝院落的结构布局 , 认为地表呈“中”字形 , 且只能布下一殿 。 1982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对前朝宫殿遗址进行了试掘 。 由于发掘面积太小 , 仅发现有明初的大型夯土台基 , 但未能确认宫殿布局情况 。
2021年 , 经过考古队员的不懈努力 , 明中都宫殿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由前殿、后殿和穿堂组成 , 均位于夯土台基之上 。 通过台基夯土内的磉墩分布 , 复原出前殿与后殿的建筑开间均为面阔九间、进深四间 , 前后殿之间有阔三间、深七间的穿堂 。
“经过发掘 , 明中都前朝宫殿的布局并非‘中’字形 , 而是‘工’字形 , 且是前后殿加穿廊的整体结构 。 在宫殿形态上 , 明中都与南京、北京两座宫殿的三殿布局不同 , 而更接近元大都的宫殿形态 。 这解决了40余年来的猜测和争论 , 极大地推进了对明中都的认识和研究 。 ”王志说 。
宫殿最先营建竟是龙椅
站在遗址边 , 可以感受到明中都的恢弘 。 在宫殿台基上 , 考古队员清理出四处踏道和多块接近原位置的石础 。
“皇宫的规格高不高 , 看出土的石础就知道了 。 ”王志介绍说 , 明中都出土的石础皆为覆盆式 , 其中前殿出土的巨型石础用料边长近2.8米 , 础面边长2.5-2.6米 , 覆盆直径达1.8米 , 建筑规模十分宏大 , 体量为目前所见宫殿建筑石础之最 。
本文图片
明中都遗址发掘现场 。
值得一提的是 , 前殿中部偏后处还发现一座长5.4、宽4.9米的黄土中心台 , 土质纯黄 , 通过检测其建造时间早于宫殿与城墙 。
“这个中心点就是皇帝龙椅宝座的位置 , 并且位于都城的几何中心点上 。 ”王志说 , 这在都城发掘史上十分罕见 , 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 也为研究古代都城的规划、选址和营建次序等提供了珍贵材料 。
王志介绍说 , 通过发现的磉墩可以勾勒“复原”出宫殿的柱网结构 , 进而复原宫殿的整体布局 。 “在南京、北京等其他城址不具备发掘条件的情况下 , 明中都的发掘填补了明清都城宫殿考古的空白 。 ”
此外 , 明中都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明初的砖、瓦、石建筑构件 。 字砖较少 , 有地名砖、字号砖、纪年砖等 。 瓦主要为黄、赤色、酱色等琉璃瓦 , 以筒瓦、板瓦、龙纹、凤纹瓦当、滴水为多 。 石构件有台沿螭首、龙、凤纹雕刻石栏板和雕龙望柱、抱鼓石、须弥座组件、石础等 。 另出土了少量明代中晚期至清代的瓷片、铜钱、铁器等 。
填补元明建筑史关键空白
明中都面积达 50 平方公里 , 宫城比北京的紫禁城要大12万平方米 。 王志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采访人员:“明中都是明初第一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 , 曾被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 , 深刻影响了明清时期南京、北京的城市布局 。 ”
在规划建设之初 , 朱元璋也做了很多“功课” 。 文献记载 , 明中都建设前朱元璋曾亲赴过开封考察 , 攻克元大都时还计量了元大都包括金中都的宫室 , 并于洪武二年十二月阅览了元宫室图 。 因此明中都的规划中体现了宋、元都城制度的元素 。
本文图片
考古人员正在发掘现场 。
- |滕州岗上遗址入选!时隔4年山东再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32年50项!河南领跑全国考古新发现
- |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炉石传说|凤凰年三扩展包到底影响了炉石什么?
- 考古|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揭秘评审幕后:三星堆和皮洛以重要性胜出
- 考古学|考古为何最惧怕古墓出现鸡蛋,难道真那么诡异?专家:碰都不能碰
- 考古|集中展示城址、房屋等重要遗迹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周围将建设遗址博物馆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宝库丨罗布泊小河墓地:大漠深藏 远古密码
- 河南|稳居全国第一!河南已有50个考古项目入选“考古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