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晋剧 吕布戏貂蝉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戏曲艺术博大精深、风格独具 。舞台上,生旦净丑扮相各异、五彩斑斓,更是给人美轮美奂之感 。这既是历代艺人演技创新的结果,也与丰富多彩的戏曲服饰相关 。在梨园界,戏装、头面有一个专门的术语——行头 。为了表现各类人物,提升表演的美感,各大剧种都拥有种类繁复、数量众多的服装和配饰 。它们看似漏洞百出、有违史实,却又法度森严、历代沿袭,所共同遵循的是中国特有的审美文化 。
戏曲行头看似归属工艺,是演员外在的包装,实则体现了虚实、雅俗和内外的融合 。它服务于声色之娱,是技艺的载体,却能摹状貌、写性情,以心灵映万象,展现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习惯和生命情调 。今天,保护和继承戏曲的服饰传统,理应由表及里、以技见道,衣为戏用,立心而美 。
文章图片
苏州戏曲博物馆
为了表现各类人物,提升表演的美感,每一个戏曲剧种都拥有种类繁复、数量众多的行头 。它们大多依据人物的性别、身份和穿着场合进行创造,大致可以分为戏衣、鞋帽和饰品三类 。在梨园界,仅常用的戏衣就有几十种之多:蟒袍、官衣、箭衣、马褂、大靠、太监衣、八卦衣、僧衣、兵衣属于正式场合所穿的礼服或职业装;帔、褶子、开氅、坎肩、宫装、茶衣是各种类型的日常便服;猴衣、鹤鹿童衣、狗形、虎形等则用于扮演神怪和动物 。与之相对应的鞋子、帽子和配饰自然也是琳琅满目、寓意丰富 。其中,女性角色头上的簪环首饰(也称:头面)尤为考究,其形制就有泡子、串联、六角、顶花、鬓簪、边蝠、偏凤、横梁、后兜等五十余种,质地、色彩和搭配更是五花八门 。如此复杂的戏曲服饰不仅要求设计美观和制作精良,还需恰如其分地对应于各种角色,有效地衬托表演技艺 。这显然不是一人之力、一日之功,而是历代戏曲从业者不断创新和积累的结果,也离不开观众的欣赏、筛选 。因此,在自成体系、别具一格的戏曲服饰文化中,所体现的却是中国传统艺术所共通的美学特征和观赏取向 。
文章图片
【虚实兼容】
戏曲服饰大都是出于舞台表演的需要,是艺人对历史人物特征的夸张和虚构 。然而,梨园界又素有“宁穿破,不穿错”的金科玉律 。这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体现了戏曲特殊的虚实要求
与中国古代绘画注重写意、不求逼真一样,虚拟性也是戏曲突出的艺术特征 。戏台上,很少写实、复杂的布景和道具 。一桌二椅可以指代山岳、桥梁、楼台、水井等各种场景 。划船、开门、骑马、喂鸡等表演也大多只见比划、没有实物 。同样,戏曲服饰也有诸多违背真实性的地方 。例如:传统戏的装扮并不严格区分时代,大都遵循明朝的衣帽式样 。刘邦、李世民和朱元璋可以戴一样的王帽 。历代武将也大都头戴盔、身扎靠,外形基本相同 。有时在一出戏中,演员甚至会穿几个朝代的衣服:《四郎探母》是北宋的故事,杨家将却穿明式官服,铁镜公主踩花盆底、戴旗头,俨然又是清代后妃的打扮 。这近乎时光穿越的混搭,戏曲艺人演来却理所当然,毫无违和感 。
- 设计|比不会设计更可怕的是过度设计
- 素描|这些优秀的全身像素描,永远不会过时
- 拉斐尔|拉斐尔年仅37岁,为世人留下300多幅艺术作品!
- 插画|致敬梵高:插画还原梵高短暂传奇的一生
- 上海博物馆|张即之、倪瓒等历代名迹的捐赠往事
- 电影|技术为电影艺术拓展新空间
- 春宴图|春宴图,画的居然不是春天?
- 职业教育|适合职场人士的减轻肚腩的5种方法
- 青春|以青春的名义!成都大运会“青春领跑人”主题MV正式发布
- 南风子|探寻精神奥义的“大江史诗”丨南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