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子|探寻精神奥义的“大江史诗”丨南风子?( 二 )


漫游者对自然地域与文明演进关系的感知:“出海口潜滋暗长的陆地岛屿 , /真实不虚的航道港口、跨海巨桥……/而这些 , 都与万里外冰川的融溶 , /与雪域高原的涓涓细流关联” 。 对日常生活的体察:“专心的吃客 , 沉实的大碗 , /沉实的笑容 , 正是尘世的感觉” 。 对个体生命与生命共同体的颍悟:“成长 , 必须学会认领那些/启示和宝藏——脚边的金蔷薇 , /生活中的行者 , 他们显露 , 分身/驻临在万物” 。
感官“打通”后 , 声光影色 , 酸甜苦辣 , 硬软冷热 , 一切都转换无碍:“多想回到春天 , 油菜花铺展开/大片金黄 , 蜜蜂振动鼓膜 , /嘤嘤嗡嗡奏起音乐 。 空气里/暗燃的花香 , 惹得千百蜂儿奔忙” 。 跟世间万物似也心有灵犀:“江上波光粼粼 , 一只濡湿的/绿头鸭注视着你 , 它刚横跨了/大半个国度 , 耐心堪比信心 。 /你的羽翅也开始亢奋——/还有什么比同陌生的自己 , /比翼而飞更有趣呢?/你回应的目光让它坚信 , /你就是它遥远的自己” 。
纵身大化 , 与江同行 , 聆听自然与文明交汇的涛声 , 见证个体生命旅程的风景 。

感性的景 , 丰沛的情;深刻的理 , 妙合而凝 。
诗人与自然契合 , 融入大千世界 , 细察人类文明 。 大江地貌不一 , 水文各异 , 风景有殊的上中下游 , 成为抒情明理的介质 , 与天地万物 , 历史人文对话的载体 。
哲思因为出自直觉与日常 , 所以清晰可感 , 充满鲜活的生机与灵气:“盛大的水域延展至远天 , /江中有潜水者露头:/攀援着入水绳 , 他摘掉面镜 , /抹一把脸 , 喊话船上伙伴……/而左岸的闸门缓缓开启 , /天量湖水欣然归顺 , 激浪声声 , /回答着什么叫悦纳” 。 悦纳之理 , 具象地呈现为江湖汇聚的盛大景观 , 这不止是修辞手法 , 更是感性与智性融合无间 。
所以 , 诗中哲思或许不是叩动理性之门 , 而是推开感觉与想象的窗户 。 读者依凭的不是推理演绎 , 而是有会心之感:“一块刻满祷词的嘛呢石 , /被激流带出雪域高原 , /跳下悬岩 , 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一路祈福 。 每逢险滩旋流 , /它就越发兴奋……你发现了它的光影 , 不是用眼 , /而是用高低跌宕的心 。 /它对你说:所有的绝境都将/造化你 , 凡携带幸福的 , /自身也将获赠幸福 。 ”内视里 , 悬岩只不过是坡度为九十的“坦途” , 险滩旋流更像是“过山车”;绝境与福报相互转换 , 付出常常可能是另一种回馈 。 “岩壁上雪莲花开了 , /这神奇花朵 , 五年蛰伏 , /只为两月的生长和花期 。 /如你盲龟植木 , 历百世辗转 , /方赢获此生 。 ” 生命的珍贵与奇迹 , 化为一个个写意镜头 。 “那硕大的雪花呀 , /北方飘来的棉朵 , /从秋到冬 , 它保持了云的轻 , /霜露的白 。 ‘进来吧 , 快进来 , /盛开即福报——’” 。 雪花盛开如洁白的棉朵 , 许来年以丰收的金黄 , 人们不免欢呼雀跃 , 虔诚礼赞……这些蜂拥而来的画面 , 让我们即句有悟 , 享受到一种审美感悟带来的理趣 。
生命感悟的精警和情感体验的饱满 , 使诗中的哲思机趣洋溢 , 富含智慧 , 是精神座右铭 , 也是疗治心伤的甘醇:“你的前世或许就是一只鸟 , /有着黑色颈斑 , 橘红的嘴 。 /更前一世 , 则妖冶柔情 。 /一生太短促 , 甚至不够/修补一个缺憾;而下一生/缺憾又变了花样 。 ”遗憾是生活的素颜照 , 不完美则是人生的真相……其间有生命的了悟 , 有神秘幽玄的审美 , 还有心境的破执超然 。
较之有意明理而心物两契 , 更让人激赏的是无意明理而暗与理合——此时的诗人虽无意论玄析理 , 但择取的意(物)象已自藏奥义 , 予人以智性的联想启迪:“天地间弥散的一切 , /又再次聚合——棕熊探出洞穴 , /浆果重返枝头 , 绿色峭壁前/一只雪豹踱过 , 步姿沉稳 , /尽显雍容的王者气度” 。 画面栩栩如生 , 孕含着野性生命与大自然共处的和谐之美 , 虽无意明理而义理自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