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二、巴渝诗词歌赋概况( 二 )


习习晨风动 , 澍雨润禾苗 。 我后恤时务 , 我人以优饶 。
后来 , 吴资任职期满调离 , 老百姓为他欢送 , 恋恋不舍 , 情真意切 。 歌曰:
望远忽不见 , 惆怅当徘徊 。 恩泽实难忘 , 悠悠心永怀 。
——《巴郡人为吴资歌》
巴渝乐府民歌源远流长 , 她根植于民间 , 地方色彩鲜明 , 多纪风俗 , 抒民情 。 语言朴实凝练 , 一般以五言诗为主 , 无论是叙事还是言情 , 都饱含感情 。 明人胡应麟评论汉乐府歌谣时说:“采摭闾阎 , 非由润色;然而质而不俚 , 浅而能深 , 近而能远 , 天下至文 , 靡以过之!"(《诗薮》卷一)此段评语 , 同样适合于对巴渝民歌的评价 。
3、唐代巴渝诗
3.1唐代巴渝诗概述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 这一时期 , “诗众体”(高棅《唐诗品汇总序》) , 名家辈出 , 题材广泛 , 流派众多 , 风格多样 , 成就辉煌 。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 。 唐代也是巴渝诗的发展期和繁荣期 。
唐代的巴渝诗较之唐前的创作情况 , 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 从歌咏题材来看 , 山水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 歌咏三峡风光、巴渝山水形胜、历史人文景观的佳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 与此同时 , 反映巴渝民风民情的作品及咏史怀古之作大量出现 , 为我们了解唐代的巴渝提供了形象化的珍贵资料 。 从山水诗歌咏的对象和地点来看 , 范围有所扩大 。 虽然围绕着三峡和巫山神女构思立意的诗篇依然有增无减 , 但也出现了描写江州、嘉陵江、忠州、万州、彭水等地山水风光和民风民俗的诗作 。 从创作主体来看 , 唐代的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李商隐等都有过取道或寓居巴渝的经历 , 由于他们的加盟歌咏 , 巴渝诗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 从诗歌创作的数量来看 , 作品大量涌现 , 可为盛况空前 。 从诗歌创作的成就来看 , 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水平 , 均远超前代 。 可以说 , 巴渝诗是随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足迹前进的 。 应该指出 , 唐前古题乐府诗《巫山高》 , 虽数量不少 , 都是描摹巫山、三峡的写景之作 , 但这些作品未必是诗人亲临其地的真实感受 , 因而诗作往往有概念化、公式化倾向 。 而唐代的巴渝诗大多抒写诗人的亲身经历和独特感受 , 熔铸了诗人自身的遭遇和真实的情感 , 因而更能够打动读者 。
巴渝诗的繁荣和发展与唐代诗人喜好漫游的风尚关系密切 。 唐代诗人 , 在入仕之前 , 多喜漫游 。 他们普遍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 , 以一种开阔的胸襟 , 亲临名山大川 , 尽情游赏 。 李白的话也许道出了唐代大多数文人游览山川的心态:"此行不为鲈鱼脍 , 自爱名山人剡中"(李白《初下荆门》 。 他们时常留连忘返于秀丽壮美的山川 , 在亲近自然中 , 领悟山水之趣 , 捕捉诗的灵感;他们在亲近自然中 , 开阔了视野 , 增广了见闻;他们在亲近自然中 , 陶冶情操 , 培养了审美观 。
三峡秀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诗人 , 并让他们为之倾倒 , 三峡成为诗人游览观赏的最佳处所之一 。 自唐代始 , 就有“天下文人皆入蜀”的说法 。 这里所谓“蜀" , 其实包含了巴渝 , 因为文人们习惯上把进人巫山境内的三峡亦称作蜀地 。
蜀地诗人像陈子昂、李白游览巴渝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 陈子昂的足迹遍布巴渝 , 游览了巴渝各处风景名胜 , 留下了许多山水佳作 。 如《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白帝城怀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