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着时代的狂风一路疾跑 , 最后连他自己都估计觉得跑迷了路 , 所以他在难得清醒的时刻 , 幡然醒悟 , 又回到了他早期的正常的轨道上来 。
其实迷路的作家还有很多 。 比如柯云路也是典型的一位 。
步入常规的梁晓声 , 又显示出他的温文尔雅来 。 这就是他日后推出的“好人文学”时期 。
叛逆时期的梁晓声 , 是怎样黑自己最有效果 , 便走怎样的模式 。
而今 , 在这一个叛逆时期留下的文本里 , 仍残留着那个时期的梁晓声 , 喷吐着大量的诽谤 , 指向正常时期的梁晓声的唾沫星 。
本文图片
在这其中 , 199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泯灭》可以集中地看到梁晓声在这一个叛逆时期的自我 , 对正常时期的梁晓声的诬蔑、嘲弄与揭露 。
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作家的写作波动 。
可能在西方的作家中 , 还没有像中国作家这样 , 变化无常地呈现出理念、人设、文风的前后矛盾、内质颠覆 。
这也说明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 中国的文化理念 , 发生了什么样的狂飙突袭 。
梁晓声文学创作中的波动与痕迹 , 忠实地应和了时代的风向与潮讯 。
但是 , 注意一下 , 叛逆期的梁晓声的思想理念 , 与正常期的梁晓声并没有发生断裂 , 那个时期的一些心理感受 , 还是融入了他日后正常写作状态下包括“好人文学”阶段的创作中 。
本文图片
我们看一看 , 叛逆期的梁晓声是如何向他自己左右开弓 , 大开杀戒的 。
一是阐述自己虚伪 。
任何作家的文学创作 , 都是一种自传 。
在《泯灭》中 , 梁晓声不回避他的创作中 , 带有很大程度的自我经历陈述 。
但是 , 梁晓声着重说明的是 , 他在这种陈述中 , 是作了某种程度的包装 , 而本质上的真相 , 梁晓声在叛逆时期祭起王朔的“千万不要把我当人”的信条 , 作了披揭:
“十余年来 , 我将自己一次次掰开了揉碎了 , 搓撒在我的创作中了 。 尽管难免常用遮遮掩掩、矫揉造作甚至文过饰非的语句近乎本能地‘包装’自己 , 但阅读眼光稍微成熟一些的男人和女人 , 轻轻巧巧地就会将那些‘技巧’性的语句从我的作品中抚去 , 而显见地看到由我变成为的一个男人的无数碎屑 。 哪怕用地摊上卖的最廉价的放大镜一照 , 一个男人的某些本质都可能会一览无余 。 ”
本文图片
对梁晓声被人们标记为“平民作家”的招牌 , 梁晓声自己都毫不留情 , 揭开这种标签后边的虚假 。
这是他在《泯灭》中借好友之口 , 对“我”进行了一番深刻揭露:
“我读过你写的某些东西 。 你以为你写过某些似乎同情平民的东西 , 就足以证明自己是平民的代言者了?其实你不过是在写你较为熟悉的生活而已 。 ”
“在平民和中国的新生的大款之间 , 其实你更向往成为后者 。 成不了 , 你就站在平民的阶级前沿 , 冲着后者们哇哇怪叫 。 泼过去你的轻蔑、嫉妒和憎恨 。 但是 , 如果某一天 , 平民们需要用战斗的方式解决社会分配不公时 , 你会为他们冲锋陷阵、赴汤蹈火么?你不会的!”
好友的话 , 确实是击中了要害 , 虽然是朋友之口说出来的 , 但更多的却是梁晓声本人的自我反思 。
小说里写道梁晓声的感受是:“他的话像鞭子 , 已抽得我遍体鳞伤 。 ”
- 科技|“云”游春日里的山东高校!一起拥抱春天!④
- 吴霜嵘|“疫”路前行,杨浦的他们用巧手致敬逆行者!
-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路径
- 翡翠|为何在直播间买的翡翠经常“货不对板”?翡翠直播套路惊人:加滤镜、垫白纸
- |杜成垠|指尖上的精细钢笔画
- 翡翠|白雾翡翠价值百万
- 盲盒|翡翠A货,是假货的意思吗?
- 硅谷|35岁以上的女性在职场靠什么生存?
- 创业|为何不同的营业模式的茶楼,招人难度就不一样?
- |平庸的员工,我的兄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