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明星富豪争相收藏的NFT到底是个啥?一文看懂NFT在数字藏品的价值(附研报)( 二 )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变化风险、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风险、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隐私数据保护不及预期的风险、优质内容供给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不达预期风险;疫情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头豹研究院:中国将逐步建立健全NFT相关的交易规则 , 逐步开放NFT二级交易市场
根据目前中国的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来看 , NFT交易市场的建立最保险的方式是通过持牌经营 , NFT交易市场或交易所需持类金融牌照 , 其次还可以通过典当的方式来进行交易
中国是否有合规二手NFT交易场所取决于监管机构对NFT的定性 。 若将NFT当做自带金融属性的特殊虚拟商品 , 二手交易需获取国家级的金融牌照 。 若仅将NFT当做普通虚拟商品 , 自身不具有金融属性 , 其二手交易或将被允许
在未来 , 传统消费企业将入局NFT市场 , 同时区块链游戏和元宇宙领域将驱动未来NFT行业扩张 。 中国将逐步建立健全NFT相关的交易规则 , 逐步开放NFT二级交易市场 。
在中国 , 由于NFT的属性没有定性 , 同时缺乏相关部门及文件的监管和约束 , 这导致NFT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 , 流通性较差 。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及NFT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 中国将逐步制定及完善相关文件来协助NFT行业在中国的发展 。 同时在政府的引导下 , NFT行业有望逐步打开二级市场 。
国海证券:NFT已经初步展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2021年NFT从加密领域破圈 , 走向主流大众 。 除文化艺术领域之外 , 金融领域的许多主流机构 , 包括桥水基金、红杉资本、VISA等 , 也对NFT表现出关注 。 据多个第三方数据机构 , 我们估计海外主流公链上的NFT市场规模超过200亿美元 , 用户和项目数量都已达百万级 , 体量可观 , 并呈现出高增长、品类集中的特点 。
面对NFT的火爆 , 主流人群分歧较大 。 怀疑者担忧炒作和监管问题 , 或认为NFT只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支持者如一些艺术创作者、潮流品牌、拍卖行、明星则积极拥抱NFT带来的变化 。 更多的人虽然产生兴趣 , 但仍对NFT的真实价值存疑 , 认为NFT只是加密货币或艺术圈的小众爱好 。
如何解释2021年NFT市场的爆发:我们观察到五个因素 , 加密生态繁荣、媒体声量引流、项目供给扩大、应用场景丰富、基础设施改善 。
观察当前的NFT市场的价格与供求
1、从价格视角看市场划分:NFT可分艺术/蓝筹/长尾三类 , 对应百万以上、数千至数十万、数百及以下美元三档价格(2021年平均及中位价格约为数百美元) 。 其中 , 艺术品项目推动了NFT的破圈;蓝筹项目是当前市场的中流砥柱 , 有较大比例的“机构”买家和价值投资者;而长尾市场则给予草根创作团队和普通投资者参与NFT市场的机会 , 但当前投资风险较大 。
2、总结NFT市场的估值体系:就项目整体而言 , 主要包括内外两方面因素:①项目本身:艺术性、实用性、营销、运营、流动性、创作者背景、社会附加值等;②外部因素:监管、安全性、舆论环境、NFT生态的用户体验(进入门槛)等 。 项目内不同NFT的相对价值则更多取决于稀缺性(同一项目中不同NFT拥有不同的特征 , 对应不同的稀缺性排行) 。
3、从供需两端看参与者动机:①在需求端 , 我们发现NFT的购买人群已不限于“币圈” , 购买行为也不单单基于炫耀、投机等不可持续的动机 。 2021年NFT市场实现了从加密群体到主流群体的初步突围 , 打开了娱乐、社交、兴趣等更加可持续的市场 。 例如 , 艺术和蓝筹级NFT的投资者包括企业主、明星等高净值人群以及品牌企业等 , 而入门门槛相对较低的项目 , 以体育NFT为例 , 则包括许多普通的收集爱好者、兴趣型买家(超过40%) 。 ②在供给端 , 我们看到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 , 以及渠道与IP、加密背景与非加密背景形成合作关系的良好趋势 。 这一方面来自加密领域持续突围的动力 ,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IP方改善利益分配格局、以较低边际成本获取增量收入、开拓粉丝经济的边界、吸引流量的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