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 , 她从 Kelvin Grove CAE学校毕业 , 并前往英国伦敦 。 正是在欧洲的艺术博物馆里 , 她看到了意大利巴洛克女画家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的作品 , 并意识到女性成为一名艺术家是可能的 , 也是合理的 。
回到澳大利亚后 , 开始创作的李林迪大量借鉴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复制品 , 尤其是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的作品 。
渐渐地 , 这引发了她的进一步创作 , 作品也开始被外界认可 。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让李林迪的内心在改变 。 她开始接受自己的“双重遗产” , 即她的祖籍国中国和她的成长地澳大利亚 。 20世纪90年代初 , 她对中国的访问使她对母亲和祖母以及她们在她出生前经历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其间她接触到了佛教中的禅宗文化 , 这些开始影响她的艺术创作 , 并帮助这位艺术家接受了自己的“中国根” 。
文章图片
2018年4月 , 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在悉尼举行恭拜轩辕黄帝大典 。 中新社采访人员 陶社兰 摄
“在我生命的前20年里 , 我没有意识到我实际上讨厌自己的华裔身份 。 这种看不见的仇恨很大程度来源于‘白澳政策’ 。 随着政策被废除 , 我感到了自由——那是我过去从未感受到的东西 , 这也使我可以衡量我之前经历过的痛苦 , 这一政策中普遍存在的种族主义被深深烙在我的心中 。 在那之后 , 我开始拥抱我的中国背景 , 为其感到自豪而不是羞愧 。 ”李林迪说 。
1995年 , 已在澳大利亚艺术界崭露头角的她为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创作了色彩极其丰富的装置作品“No Up, No Down, I Am the Ten Thousand Things”(不上不下 , 我是万物) 。 这也是反映出李林迪思想的首幅作品 。 这幅作品的背后 , 体现出李林迪对自己身份的深刻思考——自己是一万件事物的集合 , 而不单是个体的自我 。
如今已是澳大利亚知名艺术家的李林迪曾在悉尼艺术学院(Sydney College of the Arts)任教20多年 , 在她看来 , 在澳大利亚 , 华裔乃至亚裔自我认知的转变不仅限于她个人 。
文章图片
李林迪雕塑作品"The Garden of Cloud and Stone"(《云石花园》) , 澳大利亚悉尼唐人街 , 2017年 。 受访者供图
“随着‘白澳政策’被废除 , 许多关于种族差异的污名也随之消失 , 这种环境允许最新一代的澳大利亚华裔在自由中成长 。 我特别注意到这一点 , 是因为我在大学里教过许多澳大利亚亚裔学生 , 我注意到 , 从这几代人看来 , 他们越来越适应自己的身份 。 ”她解释道 。
许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选择李林迪作为导师的原因 , 正是出于对她“多样性和差异是艺术之源”的坚持 。
“我教过的许多学生都有种族、性别或其他方面的问题 。 许多人发现这些差异是痛苦的来源 , 但我过去常说 , 我们可以从差异这一事实中得到安慰 , 因为我们总是必须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艺术家 , 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天赋 。 我的学生学会了把他们所谓的劣势转化成用更丰富、更深刻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 ”
“白澳政策”已被废止近半世纪 , 对多元文化的追求也已成为澳大利亚标榜的价值观 。
然而 ,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 , 让在澳华侨华人又一次成为种族歧视的受害者 。 李林迪此次为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创作的Ouroboros(衔尾蛇) , 主题正是“包容” 。
- 齐鲁|“云”游春日里的山东高校!一起拥抱春天!⑤
- 拥抱|最美人间四月天看中国诗画与春天能有多配
- |东西问丨李林迪:拥抱万种经历,与自己的种族身份和解
- 柳永|财运大开运势上升,属龙人拥抱天赐良机,职场逆袭迎来成功
- 中国|东西问丨李林迪:拥抱万种经历,与自己的种族身份和解
- 科技|“云”游春日里的山东高校!一起拥抱春天!④
- 拥抱|愿春日安好,拥抱心中的暖阳,一起向未来
- 春夏穿搭|财运大开运势上升,属龙人拥抱天赐良机,职场逆袭迎来成功
- 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71年出版图书近两万种发行总量近13亿册
- 年已|澳大利亚华人华侨恭拜轩辕黄帝活动在悉尼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