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战国牛虎铜案
从前有座山 , 山里有座墓 , 墓边有个老母牛 , 正和自己的baby干饭 , 一回头 , 完了 , 点老背了 , 有一头老虎给它俩瞄上了 , 它俩拔腿就跑 , 嗷嗷的 , 啪啪 , 这一顿撩啊 , 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 一抬头完了 , 那只虎快要追上来了 , 逼得这头老母牛实在是没招了 , 说道 , 崽崽 , 快到妈妈怀里来 , 说是迟那时快 , 这只猛虎搜的一下只 , 向大牛扑来 , 四肢紧抱牛身 , 用力撕咬牛尾 , 呈攀爬状;大牛牛角飞翘 , 用力挣扎 , 身体前倾 , 呈站立状 , 腹下的小牛神似紧张的依靠在大牛的怀里 , 俗称“母牛护犊” , 这就是出土于江川李家山24号墓的战国牛虎铜案 , 现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 为该馆镇馆之宝 。 如今正参加北京故宫举办的何以中国展 。 A说 , 哇 , 这故事多么催人泪下呀 , 难道它是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广为流传的故事吗?不是 , 是我刚编的 , 不过这件战国牛虎铜案 , 可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 , 而是滇国重器 , 是战国时期宗教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礼器;它原先不叫案而叫俎 , 就是跟我们平常见到小板凳差不多 , 一般为四四方方的 。
本文图片
据《左传》记载:国之大事 , 在于祀与戎 。 也是说能算的上国家大事的 , 无非就是战争和祭祀了 。 对于古滇国也不例外 。 古滇人认为 , 牛牲是祭祀活动中的最重要祭品 , 位居(牛、羊、猪)三牲之首 , 是财富和生命的标志 。 而公牛不仅是传承生命的使者 , 更是民族繁衍不息的希望 , 故而被视为珍宝 。 假如要有大事发生时 , 古滇人会把最珍贵的公牛作为祭品 , 通过祭祀方式与神灵沟通 , 以此得到上天的指引 。 而在祭祀活动中 , 剽牛则是重头戏 , 人们将牛绑在木桩上 , 巫师围着牛转 , 边走边摇摆 , 还不挺念咒语(天灵灵 , 地灵灵) , 然后将牛刺死 , 牛倒的方向就是进攻作战的方向 , 预示着此战大捷 。 等祭祀活动结束后 , 牛肉会分族人 , 食用牛肉的人 , 会拥有智慧和勇气;剩下牛头则用来供奉神灵 。 而虎作为百兽之王 , 在滇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 , 常立于滇人祭祀的铜柱顶端 , 为崇拜之对象 。
本文图片
整体造型
战国牛虎铜案为青铜材质 , 通高约43cm , 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 , 其造型确实特殊 , 采用当时古滇国比较流行“虎噬牛”题材 , 巧妙应用二牛一虎组合 , 既真实描绘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 也诉说了滇人对“死亡”这一生命终极命题的认识与理解 。 大牛四脚为案足 , 背部呈反弓自然下落 , 形似椭圆形案面;尾部饰一只猛虎作攀爬状 , 张口撕咬牛尾;而小牛横置在大牛腹下 , 呈十字交叉形 , 首尾稍露 , 大牛腹外 , 似乎寓意着母爱真情的流露 , 但其实是新生的寄托 , 是生命的新陈代谢 , 寓表达滇人对财富、生命以及、国泰民安的诉求 。 铸造工艺采用范模手法 , 首先将大牛和老虎一次浇铸成型 , 后把小牛焊接大牛腹下 。 大小搭配、动静结合 , 构思别出心裁 , 造型虽为诡异 , 其手法确实传神 , 不仅争强了主体的稳定性 , 更突出了器物整体美感 。
价值所在
牛虎铜案 , 看似一件普通的祭祀礼器 , 但它的确是中华青铜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 它不仅吸收了中原地区(如现代餐桌四腿)四足为案的特征 , 还融入了当地民族特色与风格;而像这件精美的器物 , 不论是在整体造型 , 还是制作工艺上 , 无不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光芒 。 同样 , 在力学和美学上也达到了巅峰至极的艺术效果 ,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 它不仅完美诠释了当时古滇国人民对向往生活的认识与理解 , 还再现了战国时期古滇国青铜器制作工艺水平与发展真实情况 。 更对我们今后研究古滇国的民族史、农牧史、冶金史、美术史、民俗史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价值史料 。
- |中国第一战国水晶杯在哪?就藏在杭州闹市的博物馆,像现在的玻璃杯
- 望和平:探秘春秋战国古长城|《望和平:探秘春秋战国古长城》全面书写春秋战国长城
- 水晶杯|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 小人书|小人书:《伯牙破琴》
- 纹饰|春秋战国高古玉的主流纹饰
- |繁复与简约并存——战国水晶杯|镇馆之宝
- |艺术鉴赏网:“文物说话”战国青铜壶上贵族生活画卷
- 考古学|江西樟树市国字山战国墓葬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 专家进行解读
- 和田玉籽料|战国 熟坑 和田玉籽料 脂白玉 玉人 把件
- 铭文|《东周王城出土战国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