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 , 都是最美的奋斗者 。 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 , 才有了今日之中国 。 十年 , 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 。 让我们一起 , 踔厉奋发新时代 , 笃行不怠向未来 。
中新网丽水4月4日电(采访人员范宇斌)“父亲对龙泉青瓷那种执着追求和他的人格魅力 , 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清明节前夕 , 生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张氏青瓷第七代传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张英英近日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专访时追念父亲张绍斌 。
本文图片
张英英创作龙泉青瓷作品 张英英供图
张英英生于龙泉宝溪张氏青瓷世家 , 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张绍斌之女 。 张家七代人接续传承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 不变的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精益求精 , 以及对龙泉青瓷艺术的匠心独运和创新发展 。
成长于龙泉青瓷世家 , 张绍斌却从未要求女儿张英英和儿子张笃良长大后一定要继承家族手艺 。 “但父亲内心一定很希望我们能传承青瓷的祖业 。 ”张英英说 , 正是父亲潜移默化地引导 , 青瓷成了她童年时最美的记忆 。
本文图片
张英英作品《远山含翠》 张英英供图
“每当放学和寒暑假时 , 我都会跑到父亲的工作室 , 看着他将手中的泥巴变幻成各种不同造型的青瓷作品时 , 点燃了我对青瓷的好奇心 , 我也开始抓起瓷土 , 尝试制瓷 。 ”张英英回忆道 , “父亲很忙 , 但每当看到我想尝试制瓷 , 他就会放下手中的活 , 让出家里仅有的一台电动拉坯机给我用 。 ”
本文图片
张英英向中新网采访人员介绍她的第一件作品《提梁壶》 范宇斌摄
“当制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时 , 父亲就会帮我烧制出来 。 ”张英英说 , “15岁那年 , 我的‘处女作’诞生了 , 是一把由我独立做造型 , 再由父亲帮助上釉并烧制的提梁壶 。 ”
张绍斌对龙泉青瓷有着极高的造诣 , 这让张英英从小就对青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 从祖辈制作的龙泉青瓷仿古瓷“寿龟”“白菜瓶”等多件精品入藏龙泉青瓷博物馆 , 到父亲张绍斌深入系统地实践和研究龙泉青瓷胎釉特性和烧制技艺 , 圆满恢复了青瓷薄胎厚釉烧制、金丝铁线纹饰和支钉架烧等传统工艺 , 为其作品赢得“当代官窑”美誉 。 在张英英看来 , 张家世代制瓷是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的生动写照 。
本文图片
张英英作品《寻觅》 张英英供图
“釉是龙泉青瓷的魂 , 龙泉青瓷釉面‘似玉非玉而胜玉’ 。 ”张英英总是喜欢静静地看着父亲的青瓷作品 。 她谈道 , 龙泉青瓷是一种清雅静谧的艺术 , 其没有繁杂的造型 , 却独具神韵 , 能让她久久凝视 , 平复内心 , 更好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
“父亲一直是我精神上的领路人 。 ”张英英直言道 , 如今 , 她能把对青瓷的浓厚兴趣当作努力追求一生的事业 , 让她倍感幸福 。
诚然 , 龙泉青瓷艺术寄托着一代代青瓷人的创造才能 。 如张绍斌首创紫口乌金边工艺 , 解决了长期以来青瓷器口唇流釉的难题;烧制成功大口径青天斗笠碗 , 突破了青瓷薄胎厚釉不能烧制大件器型的陈规;其研制的新米黄色哥窑 , 釉色青中沁黄、黄里透青 , 釉层丰厚莹润、含蕴隽永 , 是继梅子青、粉青釉之后 , 又一釉色高峰 。
- 直播|【艺起前行】直播预告!展览、音乐剧、音乐会,明天三场好听又好看!
- |【每天学点茶知识】什么是紫砂壶?
- hr|面试结束后应该主动联系HR吗?
- |(图表·漫画)【二十四节气·清明】云祭扫网上寄哀思
- 和田玉籽料|旧藏·和田玉籽料观音挂坠
- |野钓:钓鱼小妙招详解
- |《尚书》名句赏析(十七)
- 水印|三版车工2元纸币,一张2600元,就是这个水印,你家里有吗?
- |【桂林向您汇报】壮乡喜迎三月三,带您云游甑皮岩,体验穿越万年的历史文化
- 创业|女性办公室风水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