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诗累累,情切切,莫负春光,诗话清明( 二 )


插柳植树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 , 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 《岁时杂记》记宋代风俗:“家家折柳插门上 , 唯江淮间尤盛 , 无一家不插者 。 ”《清嘉录》:“清明日 , 满街叫卖杨柳 , 人家买之插于门上 , 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 , 若雨 , 主水 。 ”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 , 柳树最先吐出新绿 。 所以杨柳常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标志 。 柳树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 , 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之感 , 显示出其生命力的强旺 。
青团|诗累累,情切切,莫负春光,诗话清明
文章图片

春来日日困春酲 , 徂岁如驰得我惊 。
山寺馈茶知谷雨 , 人家插柳记清明 。
(宋 陆游 《春日》)
陆游的这首《春日》 , 描写的正是清明插柳的习俗 。 谚语还有“清明不戴柳 , 红颜成皓首”的说法 。 从丁世良、赵放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所辑录的资料来看 , 除新疆、青海、西藏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外 , 其余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存在插柳、戴柳之俗 。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 , 插柳戴柳之俗渐渐走向衰落 。
青团|诗累累,情切切,莫负春光,诗话清明
文章图片

细干柔条才数尺 , 千寻起自微因 。
绿云蔽日树输囷 。
成阴结子后 , 记取种花人 。
(清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而同时 , 清明前后 , 春阳照临 , 春雨飞洒 , 种植树苗成活率是最高的 , 成长最快 。 民谚里原本就有“植树造林 , 莫过清明”的说法 , 在清明节植树造林也可以更好地发扬绿色的生态文明 。
踏青游园
清明是厚重的 , 也是轻盈的 。 中国人在春天哀悼亡者 , 同样在春天激扬生命 。 清明是春天的节日 , 是我们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播种生命、品味春天的时节 。 踏青郊游 , 是清明时节与春祭并存的主题之一 。 唐宋城市经济繁荣之后 , 大量的城居人民 , 利用清明墓祭的时机 , 阖家共赴郊外踏青游春 。
青团|诗累累,情切切,莫负春光,诗话清明
文章图片

南国春半踏青时 , 风和闻马嘶 。
青梅如豆柳如眉 , 日长蝴蝶飞 。
(宋 欧阳修《踏青词》)
《武林旧事》有载:“清明前后十日 , 城中士女艳妆浓饰 , 金翠琛缡 , 接踵联肩 , 翩翩游赏 , 画船箫鼓 , 终日不绝 。 ”四月清明 , 春回大地 ,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
放纸鸢
清明前后阳气上升 , 趁着东风放风筝 , 是普遍流行的一项节俗活动 。 每逢清明时节 , 古人把风筝放上天后 , 会剪断牵线 , 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 给自己带来好运 , 这就是古人清明节的“断鸢去晦”的习俗 。
青团|诗累累,情切切,莫负春光,诗话清明
文章图片

阶下儿童仰面时 , 清明妆点最堪宜 。
游丝一断浑无力 , 莫向东风怨别离 。
(清 曹雪芹《风筝》)
放风筝这一古老的体育文化运动在娱乐性、竞技性、艺术性、大众性的综合作用下 , 日益融入到大众日常社会生活中 , 传统古老的风筝运动被人们重新认识与接纳 , 发展出适应现代生活的特点和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