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王又朴寻找喜雨亭

苏轼为官口碑好 , 所至多佳话 , 还有诗文传诵 , 如陕西凤翔的《喜雨亭记》 。 此篇之妙 , 文笔灵动 , 更妙在民本思想 , 重视农耕 。 天旱得三日甘霖 , 官舍的亭子恰好建成 , 名亭志喜 , 撰文抒怀:天降珍珠 , 寒士不能当衣遮寒;天降宝玉 , 饥民不能当饭充饥;雨水丰沛 , 收成有望 , 民无忧 , 官才能喜 。
【喜雨|王又朴寻找喜雨亭】《喜雨亭记》作于宋嘉祐七年(1062) 。 670年后 , 雍正十年(1732)天津人王又朴任凤翔通判 。 公务之余 , 寻觅喜雨亭 。 有说或在东湖 , 有说府署雁南亭即是 。 核以苏东坡《亭记》 , 都对不上号 。 去请教那些熟悉掌故旧闻的老年人 , 参照苏轼所记凿池引水的方位 , 终于有了确认 。 其台阶下 , 海棠老柯苍干 , 树龄当有数百年 。 春旱 , 王又朴祈雨其上 , 几日后降雨一犁 。 王又朴带领书童仆人修缮这座旧亭子 , 整理周围环境 。 既成 , 又逢大雨 , 田野沾足 。 贡生程尹说 , 真可谓喜雨呀 。 于是 , 书匾悬亭额 。
王又朴写了碑文《喜雨亭旧址记》 。 如今290年过去了 , 不知当年刻石尚存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