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极重文本材料 , 始终立足文本展开论述、分析论题、得出结论 , 同时善于以一种整体性、全局性的眼光看待问题 , 从而避免了推论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 增强了结论的可靠性 。 第一 , 有感于前人对三个文本段落式、局部性的对比分析可能会伤害结论的准确性 , 《研究》用两节的篇幅对《燕丹子》与《史记》《战国策》进行了全文对比解读 , 并且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 使得三个文本之间的异同一目了然 。 作者还对每一部分的对比内容做了十分详尽的解读 , 同时以统计主要人物的称呼情况、麹武之身份等作为辅助和补充 , 揭示了文字表述背后更为深刻、本质的内涵 。 如太子丹以书信向麹武问计这一情节 , 《史记》不载 , 《战国策》一句话带过 , 《燕丹子》却以245个字的篇幅描写 , 这一详细描述实际上包含了太子丹叙写信缘起、受辱之痛、复仇之计、哀叹国之将灭四个层次的内容 , 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 又丰富了人物形象 , 还奠定了复仇的主题 , 展现出作为小说的《燕丹子》全然不同于传统史家载录的独特个性 。 第二 , 对比《燕丹子》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之“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文本相似度 , 揭示了《燕丹子》对后世小说的深远影响 , 高度评价了它的小说史地位 。 第三 , 作者推测《燕丹子》的编作者或为汉初的邹阳 , 以《狱中上梁王书》《酒赋》《上吴王书》三个作品的文本内容为中心展开论证 , 通过对文本的内容、文意、语言表达形式等多方位的分析 , 发现邹阳不仅对荆轲刺秦故事了然于心 , 在作品中提到的人名和细节都与《燕丹子》完全一致 , 而且其作品之文意、语言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皆与《燕丹子》近似 。 在此基础上 , 又从《汉志》存目的分析、时代环境、邹阳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等方面强化了邹阳与《燕丹子》的联系 , 证明了邹阳编作《燕丹子》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 这一推断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 也是发前人之未发的新观点 , 作者在文本中寻找种种证据 , 并作抽丝剥茧的分析 , 言有所依 , 论有所据 , 绝非凭空臆想的无根之说 。 这一发现虽非定论 , 无疑可备作一说 , 将有关《燕丹子》成书问题的研究引向更加广阔的境地 。
《研究》论断审慎严谨 , 广采各家之说 , 并作逐一辨析 , 绝不作妄断 , 或通过材料分析进行观点的辩驳 , 或在各家说法的基础上独出机杼 , 或进一步揭示某些说法的内蕴 。 首先 , 关于《燕丹子》成书时间的问题 , 历来说法众多 , 莫衷一是 , 作者详细罗列了战国说、秦汉说、东汉说、唐以前说等诸种说法 , 认为诸家论证的材料相对集中 , 观点的差异性来自于对材料理解的巨大差异 。 因此 , 《研究》从关键性材料入手 , 主要反驳了东汉说与唐以前说 。 通过《论衡》与邹阳《狱中上梁王书》的文本对比 , 指出《论衡》的辩论对象很可能是汉初的邹阳 , 从而提出了《燕丹子》成书于汉初的看法 。 其次 , 关于历代对荆轲刺秦事及《燕丹子》的评价问题 , 大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派否定了这一事件的历史价值 , 怀疑太子丹驱使刺客不过是为报一己私仇 , 进而认为荆轲等人仅是一群愚蠢莽汉 , 刺秦事件的价值与荆轲等人存在的意义被全面否定与消解;另一派肯定了太子丹、荆轲等人为国举事的正义性 , 认为刺秦并非出于私仇 , 而是在秦吞六国事实下的公仇与国仇 。
《研究》分析《燕丹子》的主题意向 , 明确指出刺秦之举乃是出于群体之正义 , 合乎天理人情 , 更进一步说明 , 这一主题是以公羊学的复仇观念作为思想基础 。 还有 , 关于中国小说发生期问题 , 前人已经提出了唐代说、魏晋说、汉代说、战国说、先秦说五种主要的观点 , 《研究》不囿于前说 , 将小说发生期的上下限分别定为战国时代、西汉末 , 体现出一种历时性、发展性的小说观 。
- |赞美春天,诉说思乡之情,武元衡《春兴》
- 上尊号碑|从文献著录看朵云轩旧藏本《上尊号碑》的鉴定
- 康里|元代康里巎巎《临十七帖》欣赏
- 唐伯虎|流才子唐伯虎的书法,行书《落花诗册》俊秀潇洒
- 张大千|张大千《莲花仕女图》数字藏品首发数藏中国
- 芭蕾舞剧|原创芭蕾舞剧《花样年华》云端开播,再现海派浪漫
- 梦长安|唐小妃贴纸来啦!原型来源于实景演出《梦长安》
- 红楼梦|《红楼梦》隐藏的“一番”竟是他?
- 历史|《天工苏作》绵延不绝的哲思匠心
- 光和|洞察世界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