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录片创作的新收获( 二 )


美学是人文纪录片的内在要求 。 《过年的画》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画面、人物和故事让人难忘 , 离不开创作者多方面的美学追求 。 若要梳理年画的前世今生 , 5集的体量也足够了 , 但要让它更鲜活、更有历史感 , 拥有更持久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 人文成色和精神特性极其重要 。 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的努力之处 。 首先 , 从叙事策略来说 , 主创团队和出品方虽属天津 , 拍摄一部“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专集应当应分 , 但他们选择立足天津 , 放眼各地乃至更远 。 这种对地域的超越 , 在构建年画的整体影像志中更有利于拓展艺术表达的空间 , 反过来也更好地表现了地域 。 其次 , 从人文品格来说 , 我特别欣赏本片那种俗中求雅、平中见奇的追求 。 画精、构巧、词美 , 人痴、情浓、意深 , 它们融合而成的人文气息在全片回环流转 , 使“寻常之物”彰显出更多的生命状态、文化价值和启迪意义 。 特别是“画里新风” , 在年画的历史停笔处 , 本片开启对年画的命运追问和未来想象 , 创作者以专业眼光和学者姿态 , 通过青年博士和专业群体的学术追寻、在创新中的苦苦探索 , 让观众跟随他们的足迹 , 在道尽酸甜苦辣中寻找答案 , 在彰往考来中重拾信心 。 第三 , 从艺术手法来说 , 作品始终在以画入史、以史带人、以人陈情的精巧编织中为观众展开引人入胜的画卷 。 无论是“家家会点染 , 户户善丹青”的杨柳青年画古镇 , 还是“桃花坞”打通了年画与人文画的屏障;无论是王进“能识此宝者分文不取、不识此宝者重金不卖”的义利观 , 还是数字时代年画的发展……都是通过人物故事反映时代变迁 , 通过时代变迁理解年画命运 。 许多镜头看似轻描淡写 , 却有信息的积聚释放;史料画面均有着虚实有据、严丝合缝的匹配;甚至片头片尾曲都将民间味做得十足 , 看得出来创作者是用心用情的 , 因而让作品在简洁、明快、清晰、精致和涉笔成趣中实现内涵丰富而厚重的艺术高度 。
人文纪录片创作是一种高强度的精神劳动 , 需要水准 , 更需要情怀 , 需要诚意 , 更需要敬畏 。 创作者驾驭这一题材时需要熟稔自如 , 同时保持谨严之心 , 意在用优质的影像艺术使传统文化传递更长久 , 影响更深远 。 在年画日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今天 , 用人文纪录的力量为社会提供了一次回望和思考的机会 。
希望更多人参与到人文纪录片的创作中 , 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 “化”在日常 。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