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何处︱刘婷玉:东南边疆历史中的“畲”( 二 )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 , 漳州的“畲”在宋末的时候突然活跃了起来 , 规模亦迅速扩大 , 其后更卷入了宋元战争 , 被张世杰组织起来对抗元军 。 自宋末到元代 , “畲”在历史记载中频繁出现 , 但是元代中后期以后便忽然消失 。 等到再次出现时 , 已经是在明代中期以后的福建各地方志之中 。
一个刀耕火种的民族 , 为什么会突然实行整族大搬迁?又为何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出现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之中?面对这个正史和方志都未提及的问题 , 刘博士希望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寻得答案 。
“畲”与明代卫所制度
谭其骧先生曾写过《湖南人由来考》 , 其中大量依据族谱作为参考 。 谭先生认为 , 家谱、族谱、宗谱存在帝皇作祖、名人作宗的现象 , 因此其中的官阶、爵秩部分需要谨慎使用 , 而“其族姓之何时自何地转徙而来”则较具参考价值 。 以这样的思路 , 刘婷玉收集了畲族的240多部族谱 , 并把迁徙时间、迁徙的迁入地、迁出地的信息做成表格 , 其后得出结论:福州附近的畲族家族都是在明代洪武、永乐年间迁到福州附近的 , 他们的迁出地则较为多元 , 有潮州说、罗源说、建宁说等等 。 此外 , 刘博士发现这些家族都多多少少与军队有关 。
|边关何处︱刘婷玉:东南边疆历史中的“畲”
本文图片

【|边关何处︱刘婷玉:东南边疆历史中的“畲”】十六世纪《博克舍抄本》(Boxer Codex)中的广东畲人
洪武二年迁至罗源的福安廉岭雷氏家族 , 始迁祖任罗源中军副府 。 虽然中军副府不是明代习见的官职或军职 , 但是这个头衔至少可以提供一则信息:雷氏好像和军队有关系 。 福鼎西歧的钟氏家族亦然 , 在祖源记忆中 , 始迁祖钟舍子乃建宁右卫左所夏百户下军小旗 。 而约略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崇儒蓝齐满家族 , 据称在洪武十三年时迁到福建 。 大部分福建地方志都将福宁卫修建年代定于洪武二十年 。 而万历时期的福宁州志则记载 , 福宁卫于洪武十三年修建 。 由此可见 , 一部畲族族谱中包含的信息 , 亦可补充、厘正正史、地方志的记载 。
经过大量的数据整理、资料比对工作 , 刘婷玉尽可能地复原明代村名 , 逐个查对地名 , 希冀验证这些畲族家族可能和明初沿海军队卫所屯田制度有关的假设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刘博士发现 , 这些畲族的确是生活在明代军屯卫所的区域中 。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 , 族谱中记载的畲族始迁祖 , 怎么会从原来的闽粤赣交界区域迁到福州附近的屯田区域里来生活呢?她继续在族谱、地方志、正史这三个层次的资料里挖掘线索 , 发现由于元明之际战争和瘟疫造成的巨大人口损失 , 明初设置卫所屯田时 , 便将各个地方的卫所屯田都安排在福州附近 。 因此 , 明初福州地区是一个军人的世界 , 该地区附近集聚了福建最大规模的屯田 。 在此宏观背景下 , 所受影响较大的典型代表即为建宁左右卫 。 建宁地区以山地为主 , 耕地面积较小 , 因此屯田只能设置在别处 。 而其时福建抛荒田地最多的就是福州附近 。 也正是因应于这样一个历史契机 , 原来生活在闽粤赣交界的畲族族群 , 在通过元代的屯田系统被编入了元代屯田军以后 , 因为明初收集元代旧军 , 从而进入到了明代的屯田军系统 。 又因为明代建宁左右卫的屯田设置在福州附近 , 所以最终完成了该族群从闽粤赣交界区域向闽东区域的整体性的历史迁徙 。 现在的畲族 , 也的确是聚居在福州附近的 。
刘婷玉补充道 ,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对她重构畲族的历史演进历程是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 畲族有越的成分 , 但不一定是线性的汉代的闽越人的后裔 , 而应该是活跃于南岭民族走廊的一个族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