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清代《皇清职贡图》的畲族
东南边疆地区的族群融合
梳理了畲人的迁徙历程以后 , 刘婷玉希望由此出发 , 关注福建地区历史上的族群融合 。 她认为 , 虽然福建的客家人都坚称他们是中古时代北方汉人的后裔 , 但其实他们与畲人分享了很多共同的历史遗产 。 例如在语言层面上 , 畲语和客语其实源头接近 , 客家认同的强化是在民国年间 , 与特殊的政治、文化生态有关 。
刘博士认为 , 客家和畲族在历史上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以后 , 产生了分化 , 这个分化的时间点应该就是在宋、元、明之间 。 在宋元战争中 , 有为数不少的南宋汉军来到闽粤赣交界区域 , 使得客家里保留了很多与宋室相关的汉族认同 。 这个南迁的宋军群体与原来本地的畲军融合后 , 发展出了倾向不同的一些族群认同 , 有一部分保留了自己的盘瓠信仰的畲族先民在入明后迁到闽东浙南聚居 , 更容易保存自己的这种族群认同 。
有趣的是 , 在福建地区的客家人、闽南人、福州人 , 纷纷在明到清的时间段 , 发展出了围绕着“畲”是闽越后裔的民间传说 , 比如闽南地区的平闽十八洞传说 , 故事里的“蛮王”就是带有畲族特征的蓝姓 。 甚至整个漳州地区的“开漳圣王”的传说 , 都是在类似的传说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
对于福建来说 , “蛮”是一个很危险的词汇 , 和“汉”是对立面 。 福建各地的英雄祖先的传说 , 都是关于他们的汉族英雄祖先如何来到福建这个蛮地、并打败了当地的蛮族势力的故事 。 但是当今的畲族和瑶族类似 , 都是在南岭民族走廊的一个游耕民族 。 即使在宋代 , 畲族也不是一个固定生活在漳州的群体 , 而是一直在南岭民族走廊频繁迁徙的一个群体 , 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族群 。
但是在一波波迁来福建的汉族人跟本地人融合以后 , 畲族被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加以建构 。 明清时期生活在福建的各种族群 , 都拿畲作为一个符号去塑造一个蛮的形象 , 以摆脱自己与“蛮”的关联 。 所以他们才会如此需要强调自己是北方汉族后裔 , 这就是希望成为华夏中心的一种概念 , 而不一定是族群融合的真实历史 。
本文图片
大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畲族山田
余论
在讲座的结尾 , 刘婷玉与听众分享了田野调查中快乐的体验和有趣的故事 。 她感慨道 , 不是每一次的寻找都能有惊喜 , 但是有时候一两个收获 , 往往就能对整个研究产生非常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 田野调查获得的历史现场感 , 更不是身处书斋中能够获得的体验 。 最后 , 刘博士用傅衣凌先生的一句话做了总结 。 “我和古人相反 , 不自悔其少作 , 读书得间 , 颇有新见杂出其间 , 也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相战 。 ”她希望 , 自己的学术研究也能以这样的一种生命方式继续成长 。 讲座结束后 , 刘博士回应了线上听众的诸多问题 。 整场讲座历时两个小时有余 , 在听众的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 。
- |清明只追思亲人吗
- 广东省|广东一男子野钓遇怪鱼,形似鲤鱼不知如何处置?原来是外来物种
- 企业文化|职场同事关系如何处理?这些你越早知道越好!
- 人世间|“老婆是人家的好”出自何处?《人世间》中秉昆喜欢的书里有答案
- 张修桂|清明忆故人︱韩茂莉:泪别张修桂老师
- 张修桂|清明忆故人︱张伟然:林花谢了春红——忆张修桂先生
- 寺庙|如何处理不服从管理的员工?
- 文学|游戏论·他山之石︱音响小说与赤川次郎:试论小说式游戏
- |如何处理不服从管理的员工?
- 体检|职场同事关系如何处理?这些你越早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