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吴祖光新凤霞的散文

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写文章 , 曾受到叶圣陶、艾青等人和不少读者的赞赏 , 因为这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艺术家没上过学 , 不认识几个字;她是一边学文化 , 一边学写作的 。 然而 , 她甫一出手 , 就引起文化界的注意 。 按她丈夫吴祖光的说法 , 她的第一篇作品发表在1957年年初 , 题为《过年》 , 在1980年出版的《新凤霞回忆录》里 , 这篇发轫之作排在第一篇 。
旧社会的艺人 , 登台演戏多是为了生活;许多著名演员 , 没有条件上学读书 。 他们从儿童时期就练功学艺走江湖 , 吃遍世间苦 。 新凤霞七八岁登台演配角 , 十三四岁就演主角了 。 在戏班子里 , 她经历过旧时艺人的种种生活 , 看见过世间万象 , 因此 , 她一旦拿起笔来 , 生活的积累就如泉涌 , 有写不完的台上台下故事 。
北京评剧院在西城太平桥大街北口 。 二十多年前 , 剧院的深深大院还在 , 是一个大宅门式的木制大门 , 门口挂着剧院的木牌 。 我那时已看过电影《刘巧儿》《花为媒》 , 每次经过这座大门 , 就会想起新凤霞和那几位老艺术家 。 新凤霞的唱腔 , 清脆明亮 , 婉转动听 , 如出山的清泉 。 这两台戏能风靡一时 , 受到观众的喜爱 , 是评剧艺术对观众的征服 。
新凤霞提起笔来大量写文章 , 是身体残疾不能登台演出以后的事 。 她左肢偏瘫 , 但右肢还健康 。 一个身残志坚的老艺术家 , 把自己对艺术和美的理解投射在文章画笔 , 奋力写作绘画, 将施展艺术才能的舞台转移到钢笔上、稿纸上、画笔上 , 照样精彩!一个时期 , 新凤霞画、吴祖光题的美术作品 , 成为艺苑新葩 。 新凤霞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对构图的安排 , 使得她的绘画别有天地 。 她的手巧 , 从小就会剪窗花、绣戏装 , 又曾给齐白石磕过头 , 观摩过齐先生作画 。 因此 , 她既拿钢笔 , 又拿画笔 ,渊源有自 , 是有基础的 。 内行评论:新凤霞的画不俗 。 这个评论不低 。
戏剧艺术家写文章 , 除了充实的生活内容 , 还有质朴天然的文笔 。 我读她的散文 , 有些篇 , 看似纸上文章 , 实质是她唱出来的台词 , 清脆明亮不减台上风采 。 她写的《地下夫妻》《典妻》等旧时艺人的血泪史 , 让读者看到了旧时艺人的辛酸生活 。 这些“非虚构散文” , 由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作者写出 , 既是文学作品 , 又是社会史料;它的价值 , 要高于纯文学 。
画坛文苑都知道 , 新凤霞曾是齐白石的干女儿 。 齐先生初见新凤霞时 , 抓住干女儿的手 , 一直盯着看 。 他的护士批评他:“你怎么盯住人家不放?”齐先生生气了:“她长得好看 , 我这么大年纪了 , 怎么不能看?”新凤霞笑着说:“看吧 , 我是唱戏的 , 就是让人看呢 。 ”她的真率大方 , 也是她的散文风格 。
《风情小集》是吴祖光的散文集 。 吴先生热情 , 好社交 , 喜交友 。 他的散文 , 有不少篇就是朋友圈的交往记事 , 还有他的艺术生涯记往 。 他的散文的特色 , 是随意抒写 , 从不雕琢 , 有一种“热气腾腾”的风貌 。 我读过这本集子 , 印象最深的是《何以至今心愈小/只因已往事皆非》 。 标题是明末画家陈老莲的一副联语 。 吴先生在文中记述 , 他的父亲吴景洲先生 , 曾把价值连城的书画文物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 只留下几件作纪念 , 其中有一件是陈老莲的对联 。 “文革”抄家 , 许多书画被卷走 , 后又发还 。
吴文记:黄苗子和于非闇在一起闲聊 , “于谈到一些生平遗憾之事 , 说曾在一家画店看到过一副陈老莲的七言联 , 极为精彩, 当时由于议价未成没有买下 , 回到家里仍念念不忘 , 以至夜不成寐 。 次日再去画店决心购买 , 但已被捷足者得之 , 悔恨不已 。 苗子问及对联的词句 , 非闇先生说:上联是 , 何以至今心愈小……苗子说:我给你对个下联 , 只因已往事皆非 。 非闇惊问何以知之?苗子说, 对联现在吴祖光家 , 你去看吧 。 ”几天后 , 于先生登吴门 , 专门来看让他既悔恨又梦牵魂绕的七字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