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认为 , 所谓的民间故事 , 就是和庙堂之上的经史典籍双峰并存的一种文学样式 。
从上古神话山海经始 , 历经魏晋志怪、唐代传奇、宋人话本、明清章回小说、现代通俗小说 , 一直到当代的通俗文学新故事和网络文学 , 都是民间故事的范畴 。
与经史典籍相比 , 民间故事在百姓中承担了更大的教化功能 。
帝王时代 , 当文人雅士在吟诗作赋的时候 , 民间的故事亦如野草般蓬勃蔓延 。
当庙堂之上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大争谁是道统的时候 , 民间的故事却默默地承担起了教化的功能 。
这就是我们民间故事的价值所在 。 还有什么比从一方水土中自发生长出来的民间故事具有更深的中国烙印呢?所以我要说 , 民间故事才是真正的中国故事 。
从《哪吒》 , 谈如何重述
民间故事就是一个不断被重述的文学样式 。 以前 , 是在口口相传中不断被重述 。
而现在 , 经典民间故事成了超级IP , 成为很多文艺样式的母题和原型 , 在不断被改编 , 被重述 。
那么在当下 , 我们的民间故事文本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被当代的受众 , 特别是年轻受众所接受欢迎?
国漫从《大圣归来》滥觞 , 到了《哪吒》 , 掀起了又一轮高潮 。 之后到《姜子牙》 , 包括2021年的《济公》《青蛇》等 , 国漫具有了像漫威一样的创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宇宙的野心 。
国漫《哪吒》是对民间传说的一次重述 , 并且提炼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的主题 。
本文图片
国漫《哪吒》
这让我想起了经典网络小说《悟空传》中那句经典的台词:“我要这天 , 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 , 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 , 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 , 都烟消云散 。 ”
为什么哪吒、悟空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自主、不迷信权威的形象会大受欢迎 , 就是因为它符合当下年轻人的主流价值观 。
所以在重述民间故事时 , 一定要以当下的理念去关照、去创作 。 与时俱进的观念 , 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
再来说说文本的创新 。 现在是短视频的时代 , 95后、00后 , 是视频影像的原住民 , 他们习惯于用影像去了解这个世界 , 而不是像中老年人那样习惯通过看书去学习 。
那么 , 在这个视频当道的年代 , 我们的故事创作文本就应该注重场景感、画面感 。
传统的民间故事是抽离的、是有隔膜的 , 叙述者都是上帝视角 , 高高在上地讲述“从前有座庙 , 庙里有个和尚……”
而现在 , 故事就应该进行沉浸式写作 , 像写剧本分镜头一般把一个一个画面喂给读者 , 让读者产生一种画面的既视感 。
最后再来谈谈人物 。 传统的民间故事写作只有人设 , 没有人物 。 甚至人物的名字就是人设 , 比如呆女婿、巧姐儿、王木匠 。
在口口相传的语境中 , 都懒得给剧中人好好取个名字 , 多是以人物的身份、性格来代替 。 人物大都是扁平的 , 谈不上有什么成长性 。
可现在 , 传播的语境不同了 , 只有情节没有人物的故事是没有传播力的 。
《哪吒》讲述了一个叛逆顽童成长为英雄的成长故事 , 最终让人们记住的是人物形象 , 而不是情节 。 在一个好故事中 , 推动情节发展的 , 不是一个个意外事件 , 而是鲜活的人物性格 。
性格决定命运 , 你是怎么样的人 , 必然会做什么样的事 。 把人物放在一个个场景中 , 让人物去行动、去选择、去自我成长 , 情节顺着人物的成长和选择自然而然地往前推进 。
- |品读|墨笼烟:文人风骨蝶变出的灵魂——读长篇小说《猫鼠传》
- |红楼梦:宝钗扑蝶背后的阴谋算计和人情世故
- |汉字趣谈:玉(473)
- 事情|交广夜听|心烦的时候,去做这几件事
- |宝钗扑蝶背后的阴谋:不通世故者误读,精于世故者恶毒
- |中国社科院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现实科幻最受关注
- 俗语|俗语“门前三冲,人闲家穷”,究竟是啥意思?老祖宗留下的经验
- |现在借鉴席勒的绘画还有什么意义吗
- 书店|寻书欧洲|风力发动机书店:二手书店的未来?
- 玉雕|和田玉玉雕大师,你的名头真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