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座文化厚重之城( 二 )


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湖州的劳动人民为了解决低洼地的洪涝灾害问题,通过溇港圩田系统 , 改造利用滨湖湿地 , 变涂泥为沃土 。 由此衍生出“塘中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循环农业模式 。
|好一座文化厚重之城
本文图片

▲伊凡 摄
经过漫长的流传 , “桑基鱼塘”沿用至今 , 被誉为中国现存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 在2017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自六朝时期至隋唐 , 衣冠南渡带来了江南的开发 , 湖州的纺织业渐成风气 。 双林绫绢始于东晋 , 工艺流程精湛 , 种类繁多 , 具有“薄如蝉翼 , 轻似晨雾”的特点 。 但是 , 这样一块绫绢制作复杂 , 需要浸泡、翻丝、纤经、放纡、织造、炼染、砑光、整理 , 最终才能得出成品 。
宋元时期 , 湖笔凭借其“尖、齐、圆、健”四大特色 , 被誉为“毛颖之冠” , 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文房四宝” 。
然而 , 一只湖笔的制造 , 要经过笔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主要工序 , 大小工序则更是多达一百二十余道 。
宋朝时 , 胡瑗在湖州州学中提出了“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 , 要求学生们既学习经学基本理论 , 又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 , 一改汉唐以来 , 学校教育和选拔人才不重实践的风气 , 引领了宋朝的“教育改革” 。
“苏湖熟 , 天下足”的民谚 , 让湖州的富庶之名传遍华夏 。 但是鲜有人深知 , 即使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也离不开勤劳实干的奋斗 , 而这根植于湖州文化深处 。 对于湖州而言 , 这种“明体达用”的教育追求能够诞生于此并不意外 。 似是这片土地在历史沉淀的一种诠释总结 , 也是通过教育对后世湖州实干基因的一种传承 。
近年来 , 湖州保持着实干奋进之势 , 不断实现着跨越发展:在经济增长上 , 湖州年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 , 增速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13.5亿元 , 增速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破千亿 。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
3
开创的未来
未来 ,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深入 , 增长将越来越依靠于科技创新 。 因此 , 在对科研的投入与建设之外 , 真正决定科技创新竞争力的 , 在于一座城市具有创新的文化与开创性的精神 。 而这种精神的出现 ,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生活于此的人 。
从古至今 , 湖州孕育的人才都不乏开拓之姿:
南北朝时期 , 出身吴兴的陈霸先面对危局 , 挺身而出 , 率军讨伐侯景之乱 , 力挫北齐兵锋 , 两度解开南朝覆灭之危 , 开创南朝最后的盛世 , 被后世史家称为“江左诸帝 , 号为最贤” 。
二十四史 , 湖州人所著独占其三:沈约撰《宋书》被公认为“开浙江收聚之先声” , 姚思廉续父姚察成《梁书》《陈书》 , 文风朴实 , 叙事简严 , 一改此前华丽浮泛之风 。
明朝时期 , 潘季驯吸收借鉴家乡湖州溇港圩田系统的经验 , 极具前瞻性地运用“逼水归槽 , 束水攻沙” , 四次总督河务 , 主持黄河和京杭运河治理 , 被誉为“千古治黄第一人” 。
到了近代 , 一批湖州人依旧秉持着这种开创精神 , 改革思想 , 推进科学 , 推动了中国近现代转型的进程 。 钱玄同、沈尹默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的编纂 , 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摇旗呐喊的猛将 。 大量的湖籍学者潜心于教育和科学 , 胡仁源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 俞同奎为我国近代著名化学家 , 章鸿钊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 。 化学家和教育家任鸿隽 , 是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月刊的创建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