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国青春剧简史:从“类型化”到“去类型化”

青年|中国青春剧简史:从“类型化”到“去类型化”
文章图片

导读:国产剧 , 以青春之名 。
文 | 何天平
年初 , 一部国产剧《一闪一闪亮星星》慢火升温 , 成为黑马之作 。 一场时间循环让剧中两个年轻人不断双向奔赴 , 张万森和林北星的互相守护和陪伴成长打动了许多观众 , 网友戏称这个故事是“暗恋天花板” , 这也让有关青春剧的讨论重新回到大家视野之中 。
青年|中国青春剧简史:从“类型化”到“去类型化”
文章图片
《一闪一闪亮星星》剧照
以青春之名的国产剧从未曾缺席于主流市场之中 , 作为类型剧的青春剧往往有着极为牢固的受众基础 。 正年轻的人享受这种能够镜像自我的表达 , 曾经年轻的人借青春文化自带的“回忆滤镜”来重回集体记忆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叙事 , 但在所有内心多思、情感绵密、蜕变迅速的青春年岁里 , 总潜藏着能让不同个体跨越代际、经验区隔来加以共同重回的共鸣 。 但也要看到 , 这种整体性的情感经验并不总是常在 。 这些年青春剧规模化涌现 , 但相当一部分的作品只是丰富了偶像剧版图里曾一度强势的“玛丽苏”“杰克苏”叙事(再平凡的主角总能拥有完美的爱情)——贪恋作为“感受”的青春 , 却很少触及作为“过程”的青春 , 令人艳羡的美好 , 只与剧情里的男男女女有关 , 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无关 。 在某种意义上 , 这也或是《一闪一闪亮星星》的难得之处 。
青春剧在中国 , 明确可循的类型发展史已有三十多年 。 自1989年中国首部青春剧《十六岁的花季》播出 , 以青春为名的剧集力量不断壮大 , 直到今日俨然成为国剧市场的一种主流 , 与古装剧、都市剧并足鼎立 。 当然 , 中国电视剧对“青春”的思考远早于这个时间 。 在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期 , 涌现的如《有一个青年》《蹉跎岁月》等作品 , 对此前动荡历史的反思、对新时代青年精神的描摹 , 实际已经印迹上比较鲜明的青春剧成色 , 亦可被视作“前青春剧” , 并为这种类型剧此后的勃兴奠定基础 。
青年|中国青春剧简史:从“类型化”到“去类型化”
文章图片
《十六岁的花季》海报
以《十六岁的花季》为标志 , 青春剧作为最能代表和透视不同社会阶段青年文化面貌的一种创作 , 正式步入类型化之路 。 剧中 , 几位性格迥异的中学生的校园生活 , 以及带着懵懂、悸动和反叛的成长心路 , 让观众感受到传统的以成人为主要叙事对象的创作变化 , 其成功也如有学者所指出 , 预示着一个新的电视剧收视群体的崛起 。 在此之后 , 青春剧真正打开了年轻一代作为电视剧受众中坚力量的局面 , 也无形中对90年代后大众文化的全面成长构成一种创作上的呼应 。
青春剧的类型意识勃兴 , 是伴随流行文化改造中国电视剧这一线索并进的 。 90年代 , 更通俗的文化样式、更年轻的创作话语 , 促成着电视剧作为一种通俗美学的全面转向 。 来自国内外的文化影响共同培养着青春剧更明晰的类型化特征:一方面 , 受到讲述同辈关系在情感、生活等方面流行方向的日本“趋势剧”(Trendy Drama)影响 , “偶像化”逐渐被吸收内化为青春剧的一种特质 , 这一影响直到千禧年之后还在进一步被壮大;另一方面 , 消费文化背景下的电视创作 , 开始具备更明确的“观众意识” , 以初恋、暗恋为卖点的青春剧找到了自身的戏剧张力 , 也对准了市场的审美偏好 , 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影响力 。 在此背景下 , 这一时期涌现的有如《十七岁不哭》《花季·雨季》等作品 , 都表现出了进一步走向大众的适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