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毕竟说走就走 。 把同代人舍弃于后 , 让同代人错愕悲哭 , 哭他也哭己身之逝 。 回不去了 , 张国荣 , 还有跟他同代的可怜人间 。
冲浪者
内地传媒探问 , 在“后张国荣时代”里 , 香港乐坛是何景象?
未免说得有点严重 , 仿佛张国荣在那年代是独领风骚 , 创造和主控了乐坛盛衰 , 一人独大 , 成为他那岁月的堂堂代表 。
当然不是这样子的 。 一个时代很难由一个人垄断了代表权 , 所谓时代精神充其量只能透过一个群体予以彰显或索引 , 群体里的单独个体 , 各有岗位、各有山头、各有特色 , 却亦隐隐有互通互近的特征 , 把所有人合起来观之察之 , 始可窥见一场时代盛宴的大概轮廓 。
所以“后张国荣时代”只具单纯的时间意义 , 即指“在张国荣去世之后” , 亦即二〇〇三年之后 , 其实时代如果要变 , 他在不在 , 都一样 , 都会变 , 并不因为失去了张先生便山颓水涸 。
张国荣从出道到死亡之间的二十多年 , 经历了香港乐坛的两个本土化阶段 , 先是多元 , 再是北望 , 都是关键的时代特征 。 以许冠杰为首的第一拨本土化于七十年代末已经完成 , 广东歌正式取代英文歌成为主流 , 直面本土生活的甜酸苦辣 , 百无禁忌 , 替本土认同打下厚实的底子 。
然后 , 香港社会起飞了、香港乐坛也起飞了 , 一起迈进专业分工的灿烂年华 , 流行文化产业开始了打造明星的全方位行销策略 , 影视歌全线发展 , 替不同的艺人建构不一样的辉煌形象 。 在此以前的歌星都只是唱唱唱 , 唱的魅力大于一切 , 在此以后的歌星则是复合偶像 , 唱歌虽是本业 , 但被其他演艺行业的成绩也突出地加了分 , 像白糖和白奶融在咖啡粉里 , 怎也分不清楚声音演艺的贡献比例孰轻孰重 。
张国荣有成为偶像的所有必需条件 , 是流行文化产业的宝藏 , 产业操手亦成功地把他推向亚洲乐坛 , 他使香港本土升了级 , “冲出香港” , 让香港乐坛忽然“跟世界接轨” , 不让台湾的邓丽君和翁倩玉专美 。
再往下走 , 是跟北方粉丝和大腕的接轨 。 参演陈凯歌电影是关键的一步 , 是首次有土生土长的香港歌星在这么严肃和被重视的中国电影里担起重任 , 偶像北上 , 他代表香港打了头阵 , 但这仍是大时代的必然趋势 , 他站在浪头 , 躬逢其盛 , 表现虽好 , 始终不是浪潮的创造者和发明者 , 即使当时不是他 , 亦会有其他的他或她 , 活在人世的背景里 , 他是特大号的冲浪者 , 并非兴风作浪的神话英雄 。
别忘了 , 当时的偶像群体尚有他人 。 各人头上一片天 , 谁都霸占不了 。
【行走|新书|马家辉《大叔》:关于家与行走的漫漫记忆】
文章图片
- |行走职场,如何与一把手进行较量,需要从4个方面下手
- 大裁缝|新书架|延续了茅盾《子夜》叙事传统 《大裁缝》用文学书写手工业故事
- 历史|长征密电:新题材与新书写
- |天蚕土豆被打败猫腻也认输,番茄科幻新书口碑爆炸,评分9.8
- 给您添蘑菇啦|“给您添蘑菇啦”和“松子不吃糖”新书确定太监,收藏都不到五千
- 人造肉|近期推理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一周新书风向标
- |行走职场,养成7个让领导满意的工作方式,你做到了几个?
- |新书推荐|《结社的艺术:16-18世纪东亚世界的文人社集》
- 家父汉高祖|《家父汉高祖》突破四万均订大关,成为近几年起点历史新书中均订最高的作品
- 行走|早读丨愿你欢歌一路,踏花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