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居》:着色庸常生活,寻觅吾心安处( 二 )


心有生活的智慧 , 方能找到吾心安处
以冯晓琴和顾清俞这一对姑嫂为代表的上海市民们 , 在生活的考验中孜孜不倦努力寻求自身价值 , 为“上海体验”找到了最好的注脚 。 《心居》表现出来的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对当今时代的关怀 , 对人间真情的赞美 , 作品兼具热度和深度 , 不仅充满人间烟火 , 更充满强大的现实力量 。 当变故发生 , 顾磊离世之后 , 《心居》迎来了一拨家庭矛盾的高潮 , 顾家成员互相指责 , 姑嫂之间、公媳之间爆发了冲突 , 家庭关系到了冰点 。 但是 , 冯晓琴、顾清俞、顾士宏等顾家成员精明、隐忍又良善 。 诸多矛盾的性格特质融于一体是上海市民鲜明的特质 , 他们处理家庭矛盾满含技巧和智慧 , 很快地化解了矛盾 , 把生活重新拉回正轨 。 他们尽力呵护家庭 , 体现出上海普通家庭的优良家风与品质 。 《心居》距离普通人生活这么近 , 来源于编剧和导演对生活的体察 , 使得剧作既包括直系亲人构成的小家庭的相处 , 也涵盖由叔伯姑嫂等亲戚构成的大家庭的维系 , 全方位表现上海市民阶层的生活哲学和智慧 。
除了以冯晓琴和顾清俞的故事为轴心 , 《心居》还展陈了上海近年来的生活变迁与民生轨迹 , 如社区邻里关系、业主与物业公司关系、城市老龄化问题等 , 剧中有笑点、有泪点、有沧桑、有趣味、有回味 , 百转千回后 , 留在观众印象中的上海是那样悠然、亲切、温润 。 这种情感共鸣是独特的 , 与多年前同样出自于滕华涛导演之手的《蜗居》完全不同 。 在《蜗居》里 , 宋思明等角色身上弥漫着阴暗的社会观 , 简单地用社会达尔文主义、官场厚黑学来解释社会问题 , 颇能蛊惑人心 , 但其剧作文本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缺少深刻分析与批判 , 导致《蜗居》一上演就被有识之士批评为“传达了错误的价值观” , 认为《蜗居》只是社会热点的陈列橱窗 , 没有严肃地探讨矛盾发生的根源 , 所以在引起热议过后 , 剩下的仅是一地鸡毛 。
然而 , 《心居》却一扫阴霾之气 , 正视社会问题和家庭矛盾的解决之道 , 赋予生活光明的希望 , 让角色接地气、有力量 。 究其原因 , 《心居》是一部更为纯粹的家庭伦理剧 , 直面中国人每天要面对的生活矛盾 , 用发展的眼光塑造有深度的角色 。 在面对买房难、生活难、工作难等问题的时候 , 冯晓琴等角色不怨天尤人 , 自立自强 , 有妥协、有抗争 , 更有奋斗 , 而这恰恰是在上海居不易的背景下 , 大部分普通群众所选择的路径 , 是他们高尚的生活哲学和智慧的一种实践 。 作为一部扎根于上海的家庭伦理剧 , 虽然《心居》剧情中免不了玛丽苏式的情感纠葛 , 免不了撕裂现实伤口的痛彻 , 但人物设置终将归于健康的家庭观和亲情观 , 担当起为上海生活正名的重任 ,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守住了原则 , 在艺术上和价值观上立住了脚 。
总之 , 《心居》接地气、有人情味 , 给观众以生活的真实感 , 不论是其中暖意的叙述色调 , 还是情节中的上海智慧 , 都可以被视为近年来影视剧中“上海体验”的不俗阐释 。 《心居》是每个旧的或新的上海人的故事 , 它所讴歌的正是看似庸常的生活中暖意的色彩和高超的智慧 , 足以抵抗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 , 也将鼓舞努力生活的人们找到理想的心安处 。
【家庭|《心居》:着色庸常生活,寻觅吾心安处】(作者为戏剧与影视学博士 , 杭州师范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