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 每一个有志于在电影市场大展宏图的电影人 , 一旦在其他档期有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作后 , 那么他的下一部作品 , 就往往跃跃欲试地要加入到春节档的竞争中 。
2021年五一档 , 《你的婚礼》《秘密访客》《悬崖之上》等13部电影共同挤占假期市场 , 几乎没有类型和题材重合 。 类型杂、局面混乱 , 电影研究者称之为“史上最挤”的五一档 , 折射出片方对档期市场的过度依赖与盲从 。
然而 , 真的是“得热门档期者得天下”吗?也不尽然 , 以今年春节档为例 , 张艺谋的《狙击手》虽然定档在春节档 , 然而票房却差强人意 , 最终依靠作品质量和口碑、延迟下线等而收获了6亿票房 。
“头部电影、优质电影、高质量电影都集中于国庆档、春节档等热门档期 , 这种扎堆现象除了带来票房强势的趋势之外 , 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内耗 , 因为在七天的时间里 , 市场容量、观影数量是有一定天花板的 , 这个影片排片多了 , 其他影片排片就少了 。 ”饶曙光说 。
在此情况下 , 国内电影发行方也越发保守 , 都更想去争取暑期档、春节档、国庆档等大档期 , “虽然搏一搏冷档期可能会出现‘黑马’ , 但如今的市场环境 , 几乎没有人敢试错 。 ”电影行业相关从业者表示 。
质量与口碑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提出 , 2035年我国建成电影强国 , 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 。 其中提到“深入研究电影市场供给与需求变化 , 积极开展对重要档期的指导调控 , 推动重点电影发行企业和院线企业建立沟通协作机制 , 合理把控电影上映的规模与节奏 , 进一步提高影片和档期的票房产出效益 。 ”
无论是今年的春节档 , 还是刚刚过去的清明档 , 低迷的市场都给电影人带来了思考 。 一味“迷信”档期效应 , 并不能给所有影片带来“加成” , 特别是后疫情时代 , 如何实现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摆在了每个电影人的面前 。
我国银幕数量已超8万块 , 如果大影片都集中在假日放映 , 那么平时的片荒对影院来说压力非常大 。 有数据显示 , 2021年31天假日档期贡献了170亿票房 , 占全年总票房36% 。 这意味着 , 看电影更加具有节庆活动的色彩 , 导致日常观影动力不足 , 这也体现了电影市场的不成熟 。 同样 , 如果影片本身与档期中的观众期待不相符 , 那么市场也不会买账 。
没有电影市场的高原 , 就不会有高峰的稳固 。 虽然几部“头部”电影体量大、票房高令人欣喜 , 但健康的电影生态应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 恢复和培养观众日常的观影消费习惯 , 对中国电影来说具有紧迫的意义 。 而对片方来说 , 应结合自身影片特点 , 采取恰当、合理的档期 , 找到最适合上映时间 。
“最近票房不断创新低 , 当然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 , 疫情的影响是重要因素 , 但我们应该明白 ,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 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 ”饶曙光说 。
“因为疫情导致了一部分观众 , 尤其是更年轻的群体 , 可能已经养成了通过非电影院渠道看电影的习惯 , 对中国电影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 电影是注意力经济 , 它需要在单位时间里吸引最大层面的观众 , 作为注意力经济 , 电影需要有更多的话题性 , 也需要有更多的活动来形成电影的热点、社会的热点 。 在后疫情时代 , 我们要花更大力气来培养更年轻的观众群体 , 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 让他们养成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 。 ”
中国电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 是长期结构性矛盾所形成的 , 其解决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 饶曙光建议 , “我们要利用好现有的优质档期 , 比如说春节档 , 国庆档 , 让优质档期发挥最大的效益 , 同时 , 还要想方设法开拓更多新的档期 , 让档期有一个更加平衡的发展 。 ”
- 军旅|人民文旅撰稿表扬,央视两次点赞,杨洋新剧不愧是军旅“天花板”
- 因为|演员因档期不够,剧中强行领盒饭,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 巅峰|他因没档期拒绝了《湄公河》,成就了彭于晏,网友:幸亏没演
- 喜剧|沈腾马丽主演《独行月球》电影暑假档期上映吗?怎么参与认购?
- 档期|将夜2:宁缺软萌无力谁之过?续集难续命,剧本是硬伤
- 档期|王亚彬十年前退出《乡村爱情》,是档期原因?还是主动“弃剧”?
- 寒冬|贾玲又成功了!《穿过寒冬拥抱你》票房近6亿,拿下元旦档期冠军!!
- 档期|孙怡终于向婆婆妥协了,空出档期开始备孕,只因男方家想要个男孩
- 周海媚|吴谨言想演赵敏,且张无忌是苏有朋!目前二人均表示档期ok!!!
- 档期|3天票房5150万,没想到好莱坞还藏了这么一部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