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德里安 红白蓝「蒙德里安黑白格子+红黄蓝经典了100年」( 三 )


职业画家的理想
蒙德里安一开始 , 并不是抽象的蒙德里安 。1872年出生于荷兰阿麦斯福特的他,成长在清教徒的家庭,有一个姐姐和三个弟弟 。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 , 业余时间热爱美术,蒙德里安从小就在艺术的熏陶下长大 。
8岁那年,他立志要当一名画家,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 。父母认为 , 艺术家是一项很不稳定的工作 。蒙德里安做出了妥协,承诺去考美术教师 。然而,在他20岁拥有中学教师资格之后 , 并没有进入教育界 。
蒙德里安的叔叔弗里茨,是一位荷兰传统风景画家 。在取得教师资格之前,蒙德里安一直跟着叔叔学习,得到了海牙画派的真传 。
受到叔叔的影响 , 蒙德里安早期的作品,以写实风景画为主 。那时,他经常到河边写生,勤奋的描绘着自然风光 , 家乡的河流、原野和风车,浪漫而安谧,填满了他的每一幅画面 。
1892年,蒙德里安告别家乡 , 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学习,开始了他迈向职业画家的第一步 。学院派的正规训练,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写实能力 。
起初,他深受老师的荷兰印象派手法影响 , 逐渐脱离了海牙画派 。直到1903年,他去比利时探望朋友,比利时风景画的干净线条和冷淡色调,一下子击中了他 。
蒙德里安第一次尝试着改变画风,减少了传统绘画中的光影表现 , 更多采用线条和形状的组合式构图 。《静物》是这一年的代表作品,获得了艺术家协会的肯定 。作品中严谨的构图和豪放的笔触,兼具古典与现代的特征,初次展露出蒙德里安的锋芒 。
旅途结束以后,1905年 , 回到阿姆斯特丹的蒙德里安,被朋友带去参观了荷兰光色派的大型展览,并由此接触到了法国的后印象派风格 。于是,蒙德里安有了第二次转变,开始减少用色和使用原始色 。
1908年的作品《受难之花》 , 使用了点彩法,属于后印象派里的一个分支 。女孩身上的背心,由白、灰、红混合而成,大的冷色调中透出了一股暖意 。
进一步唤醒蒙德里安的,是荷兰同胞梵高炙热明艳的笔触 。蒙德里安终于发现 , 真实并不局限于写实的物体,大自然需要通过人的感受与思考,做出二次诠释 。就此,他的抽象意识觉醒 。
走向抽象
1909年,蒙德里安加入了“荷兰通神论者协会”,这个协会的核心思想是创造一个超越种族、性别、信仰的人类大家庭 。蒙德里安借此接触到了新柏拉图主义和多神论思想 , 开始探索更为深刻的人类真理 。
蒙德里安成长最关键的一年 , 发生在39岁的时候 。1911年10月,他在巴黎参加了一场展览,看见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派作品,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第二年,他就毅然解除婚约,将名字“Mondriaan”中的一个“a”去掉 , 然后奔赴巴黎,研究起了立体派绘画,这是他的第三次转变 。
这个阶段的早些时候,他的作品是平面化的,充斥着基本线条和几何形状,由大面积的色块填充 , 并且开始为画面留白 。
但是很显然,立体主义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没过多久,蒙德里安就揉入了个人观念 。那些单刀直入的线条,试图彻底摆脱立体派的常规束缚 。因为蒙德里安认为,立体派仍然是自然主义的 , 而艺术应该揭示自然的最真实本质 , 那就是:平面、色彩、节奏与韵律 。
浪漫至极的巴黎,创作之外的生活中,蒙德里安迷上了瑞典舞者让·博林的舞蹈 。很快,他就掌握了西迷舞、狐步舞和一步舞 。可惜由于贫穷,他始终没能遇上合适的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