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谈实录怀念谢园,回望理想主义的80年代(一)

电影|对谈实录怀念谢园,回望理想主义的80年代(一)
文章图片

编者按:
8月18日 , 著名表演艺术家谢园先生因心脏病突发 , 抢救无效 , 不幸逝世 , 享年61岁 。
9月5日 , 中国电影资料馆特别放映由陈凯歌导演、谢园主演的经典影片《孩子王》(1987 , 修复) , 向谢园致敬 。
谢园自陈《孩子王》是他最满意的一部作品 , 他形容这部电影“纯粹、深情而深邃” , “它始终没有强调个人 , 个人消化在大自然中 , 这个人不断地反躬自问:我到底是谁 , 我在做什么 。 一整部片子都在进行真诚的自我忏悔 , 每个人都有责任 , 都该负责任 。 ”
《孩子王》是陈凯歌的第三部导演作品 , 汇聚了一代电影人的真诚与才华 。 影片曾入围戛纳主竞赛提名 , 很多人认为该片是陈凯歌导演甚至是第五代导演的扛鼎之作 。
本场放映活动在开票后瞬间售罄 , 足见影迷们对谢园、对《孩子王》的爱与热情 。 为了弥补没有买到票的影迷观众的遗憾 , 我们特别整理了映后对谈实录 。 当时到场参与的幸运影迷们也不妨再来回顾一下 。
在李镇和沙丹两位老师对影片《孩子王》的娓娓叙说中 , 我们深情地怀念谢园先生 , 同时也回望那个理想主义的80年代 。
【电影|对谈实录怀念谢园,回望理想主义的80年代(一)】电影|对谈实录怀念谢园,回望理想主义的80年代(一)
文章图片

由于篇幅较长 , 内容将分部分陆续发出 , 今天是第一部分 。
嘉宾:李镇 , 中国电影资料馆史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以下是对谈实录 。
李镇:在大银幕上确实是第一次 。 我觉得修复得特别好 。 当年陈凯歌导演拍完之后 , 在洗印这个环节 , 第一次送到西影厂洗印觉得很不理想 , 后来送到北京来洗 , 最后洗印的效果还是不太满意 , 他跟观众解释过很多次 。 但是今天我看到咱们修复得不仅影像很清晰 , 颜色也很适度 。
沙丹:本片的摄影是第五代摄影大师顾长卫先生 , 他在电影里还饰演了吴干事一角 。 之前我们修复《红高粱》的时候有请到顾长卫先生来指导调色 。 未来如果有机会对《孩子王》做4K修复的话 , 我们希望能请到导演和摄影指导亲临资料馆一块儿去做这个影片 。 近两年 , 我们修复的《盗马贼》和《祝福》连续入围戛纳电影节经典修复单元 。 《孩子王》其实正是陈凯歌第一次入围戛纳的主竞赛单元 , 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够将《孩子王》修复版送回到戛纳 , 我觉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
今天我们做这次分享活动一方面是致敬谢园老师 , 另一方面也是回望理想主义的80年代 。 虽然我俩不是主创 , 但我们是做电影研究的 , 希望今天的讨论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 很多人认为本片是陈凯歌导演甚至是第五代导演的扛鼎之作 , 那请问李镇老师 , 你觉得这部电影优秀之处在哪里?咱们在当下回望过去 , 又如何去理解这部电影?
李镇:其实对于影片的阐释 , 主创来讲是最合适的 , 我只能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 , 可能也是比较个人化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些观点 。 可以说《孩子王》是第五代导演作品当中最具思辨意识、最有文化野心的一部电影 。 这部作品也可能是80年代的电影里面最值得看的作品之一 。 这还是陈凯歌导演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
陈凯歌导演拍出《孩子王》之后无论是在国内圈内 , 还是送到国外参加电影节 , 观众对作品的争议都特别大 。 这可能也是第五代作品当中争议最大的电影了 。 喜欢的人喜欢的不得了 。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看李翰祥写过一篇很长的文章 , 叫《我看》 , 不仅写出了《孩子王》的好 , 也写出了当时争议的状态 。 李翰祥说了一句特别值得回味的话:“陈凯歌知道他不知道的” 。 当时骂的人也很多 , 说这部作品节奏太慢太闷 , 无法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