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神灯集》
一九一六年是茨维塔耶娃诗歌创作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 此年编成但直到一九二一年方才出版的诗集《里程碑》 , 就是标志她的诗歌成熟的一座“里程碑” 。 从诗歌主题上看 , 一方面 , 诗人的极端情绪化有所冷静 , 转向固执的自我中心主义 , 这一时期的抒情诗成了她“灵魂的日记”;另一方面 , 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开始发生剧烈动荡 , 一战、革命、内战等社会事件相继爆发 , 与近乎坐以待毙的家庭生活一样 , 都在日复一日地强化诗人紧张的内心感受 , 茨维塔耶娃因此写出《天鹅营》等现实题材诗作 , 尽管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关注现实的政治诗人 。
本文图片
《里程碑》
一九二二年夏 , 获悉丈夫流亡国外 , 正在布拉格上大学 , 茨维塔耶娃带着大女儿阿丽娅经柏林前往布拉格 。 逗留柏林期间 , 茨维塔耶娃出版两部诗集 , 即《致勃洛克》和《离别集》 。 在柏林的两个多月时间里 , 茨维塔耶娃写了二十多首诗 , 这些诗作后多收入诗集《手艺集》 , 它们体现了茨维塔耶娃诗风的又一次微调 , 即转向隐秘的内心感受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更为隐晦的诗歌形象和诗歌语言 , 茨维塔耶娃自己所说的“我懂这门手艺”这句话 , 自身也似乎具有某种隐喻成分 。 一九二二年八月 , 茨维塔耶娃来到捷克 , 在布拉格及其郊外生活了三年多 。 茨维塔耶娃捷克时期的生活是颠沛流离、捉襟见肘的 , 但她在不断搬家和操持家务的同时 , 在恋爱和生子之余 , 却一刻也不曾停止写诗 , 三年三个月时间里共写下一百三十九首长短诗作 , 平均每周一首 , 显示出旺盛的文学创造力 。 在布拉格 , 茨维塔耶娃与她丈夫在查理大学的同学罗德泽维奇热烈相恋 , 留下许多诗歌杰作 ,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长诗《山之诗》(1924)和《终结之诗》(1924) 。 一九二三年 , 她还出版了两部抒情诗集 , 即《普叙赫》和前面提到的《手艺集》 。 流亡捷克时期 , 外在生活的沉重压力和内心生活的极度紧张构成呼应 , 被迫的孤独处境和主动的深刻内省相互促进 , 使得茨维塔耶娃诗歌中关于“生活和存在”的主题不断扩展和深化 。 流亡捷克的三年多 , 是茨维塔耶娃诗歌创作的巅峰期之一 , “在捷克 ,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成长为这样一位诗人 , 我们如今可以公正地把她列入伟大诗人的行列” 。
本文图片
《手艺集》
一九二五年十月 , 仍旧是出于物质生活方面的考虑 , 茨维塔耶娃全家迁居巴黎 , 但是在法国他们仍旧生活在贫困之中 。 由于茨维塔耶娃的桀骜个性 , 由于她丈夫与苏联情报机构的合作 , 也由于她对马雅可夫斯基等苏维埃诗人的公开推崇 , 她与俄国侨民界的关系相当紧张 , 几乎丧失发表作品的机会 。 在这一时期 , 茨维塔耶娃也将大部精力投入散文创作 , 写下许多回忆录和评论性质的文字 , 在流亡法国的近十四年时间里 , 她只写了不到一百首诗作 。 她曾在给捷克友人捷斯科娃的信中感慨:“流亡生活将我变成了一位散文作家 。 ”一九二八年面世的《俄罗斯之后》 , 是茨维塔耶娃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 , 是她流亡时期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 , 其中也收有她“法国时期”的最初诗作 。 除抒情诗外 , 茨维塔耶娃在流亡期间还写作了大量长诗 , 除前面提到的《山之诗》和《终结之诗》外 , 还有《美少年》(1922)、《捕鼠者》(1925)、《自大海》(1926)、《房间的尝试》(1926)、《阶梯之诗》(1926)、《新年书信》(1927)、《空气之诗》(1927)等 。 在茨维塔耶娃流亡法国时期的诗歌中 , 怀旧的主题越来越突出 , 悲剧的情绪越来越浓烈 , 但怀旧中也不时闪现出片刻的欢乐 , 悲剧中往往也体现着宁静和超然 , 比如她在《接骨木》中用顽强绽放、死而复生的接骨木作为自我之投射 , 在《故乡的思念》等诗中将花楸树当作故土的象征 , 在《书桌》中将书桌当作毕生最忠诚的告白对象(其实她在很多租住地甚至连一张书桌都没有) 。 一九三八年九月 , 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茨维塔耶娃写下激越昂扬的组诗《致捷克》 , 这组诗构成了她诗歌创作的“天鹅之歌” 。
- |精选诗歌|夜色迷茫
- |精选诗歌|向风而生
- |精选诗词|雪滴梅梢如是泪,一朝一汇一溪春
- 斯大林|莱布雷希特专栏:烈火琴师玛丽亚·尤金娜
- 奥格瑞玛|TBC怀旧服:战士职业任务教防御姿态+嘲讽+破甲,不做任务试试?
- 诗歌|为你选诗|洛夫诗歌精选
- 南红玛瑙|冰飘南红玛瑙就是文玩界的仙境,空灵之美使人陶醉
- |职场攻略,你应该追求确定性,不能轻易听信任何老板为你做的大饼
- 河北|助理因为表达能力差被辞退,没有人会为你的不专业买单
- 雕塑|乔玛·帕兰萨——走进“知识和科技”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