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曲江深山发现明清时代古矿场遗址

发现遗址的“藏银坑” 。现场出土的精美瓷器 。“藏银坑”位于大山深处的芦溪角,抬头往上望,雄浑壮观的悬崖峭壁之上有一块状若鲲鹏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亚鹩大王”,是一处都市人群极少涉足的隐秘之处 。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几名群众日前在一处名叫“藏银坑”的深山施工时,无意中发现一批清朝康熙年间的摩崖石刻和一些刻在石头上的神秘图案,现场还出土了一些陶罐和瓷器等物品 。采访人员前天随当地文物保护工作者赶到了现?。⑾志谷皇且桓雒挥腥魏挝淖旨窃氐纳衩氐墓糯蟪 。街猩⒙涞拇笮」趴蠖醋阌惺χ?。而祖辈居住在附近的群众称,当地古代盛产白银,这些神秘的图案极有可能是古代矿民们留下的藏宝图,多年前曾经有“寻宝人”在此挖获一整罐白银 。棋轴交错:如同“藏宝图”待 ***采访人员在“藏银坑”看见,现场已被挖掘机挖出一块平地,发现的摩崖石刻仍保留在原地 。石刻除“康熙”两个字较为清晰外,后面的字迹已风化严重,无法辨认 。在该摩崖石刻前方,人们又发现了一块约1.5米高的大石,大石深埋于泥土之下的一面竟然有两幅神秘的图案,仿似棋轴又如一种线路图,那交错复杂的走线似乎暗藏着什么符号,透露出一种神秘的信息 。而在离石刻相距约15米的地方,施工人员又挖出了一个陶罐,里面装着一个5.5公斤重的?圆形麻石 。随之出土的还有一些精致的瓷器,其中一个碗上标有“大明成化元年”的字样,考古人员推断应为公元1465年制作 。另一个青釉碗直径8.7厘米,高4.8厘米 , 外面的有些釉已褪色,而碗内却形成漂亮的冰纹,亦应是明代的用品 。初步推测:为颇具规模的冶炼场经初步推测,这里极有可能是古代一个颇具规模的冶炼场,现场还遗留着许多炼矿产生的废渣 。这些废渣比较细?。?表面棱角比较圆滑,材质又较轻,与炼铁、铜等金属留下的矿渣大相径庭 。当地传说这一带明清时期曾是炼银的场所,但究竟是官采还是民采?翻遍清代的《曲江县志》均无在芦溪开矿的记录 。按现场两位考古人员的初步推测 , 如此较大规模的冶炼?。诠糯杉际踉悸浜蟮那榭鱿拢τ惺偃嗽诖送惫ぷ?。但此地人迹罕至,远离民居,古代交通极为不便,当时这些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如此兴师动众、不惧辛劳,提取的又是何种贵重金属?他们又是用什么办法从矿石中炼出贵重的物质?这一切都是谜 。采访人员发现:数十古矿洞散落山间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采访人员沿着怪石嶙峋的河床一路行走,发现附近山中散落着数十条大小和深度不等的古矿洞,可见当年开采规模之大 。考古人员从地形地貌及现场推测,附近应是当年矿工的生活区,而溪对面堆积着许多矿渣的地方,应该是冶炼场 。探秘至此,被历史尘封数百年的一幅古代炼矿图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有此传说当地群众告诉采访人员,上个世纪80年代,韶关市始兴县某地村民十多人曾连续两年专程到曲江芦溪寻宝 。据说 , 这些村民的祖先是从芦溪迁往始兴的,他们的先辈曾告知,在芦溪的大山深处还藏有很多银锭 , 并画有真正的藏宝线路图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终日出没于深山中的这些村民们终于挖到了一罐白银 。但更多的白银埋在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谜 。历史链接盛极一时的古代韶州矿业韶关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重要的矿产基地 。其中最鼎盛时期在宋朝 。《宋史》列韶州(今韶关)为“银之冶”、“铁之冶”、“铜之冶”、“铅之冶”,当时的朝廷因韶州盛产多种矿产而诏令建立“七宝神祠” 。宋代的韶州是我国的铜冶炼中心 , 尤以岑水铜场(遗址在今曲江境内的大宝山矿凡洞矿区)产量为最,时为全国三大铜场之一,全盛时有工匠10万余人,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岑水铜场除盛产铜以外,还产银、铅、锌等矿石 。